「马丁车」马丁车价格阿斯顿马丁
今天我们来聊聊马丁车,以下6个关于马丁车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汽车知识。
本文目录
阿斯顿·马丁全部车型有哪些?,
全部车型有:阿斯顿·马丁DB9;阿斯顿·马丁V8 Vantage;阿斯顿·马丁V12 Vantage;阿斯顿·马丁DBS;阿斯顿·马丁One-77;阿斯顿·马丁Rapide;阿斯顿·马丁Cygnet;阿斯顿·马丁lagonda。
阿斯顿马丁简介:
阿斯顿·马丁汽车品牌由莱昂内尔·马丁(Lionel Martin)和罗伯特·班福特(Robert Bamford)于1913年在英国组建,最初公司名为班福特和马丁有限公司(Bamford & Martin Ltd.)。
1929年,阿斯顿·马丁推出一款名为“Aston Martin International”的跑车。直到1936年,公司决定将精力放在普通汽车的研制上。
1947年,大卫·布朗爵士(David Brown)收购了阿斯顿·马丁公司。
2007年,英国的赛车大厂Prodrive老板大卫·理查兹(David Richards)入主阿斯顿·马丁,并在2018年8月以“Aston Martin Lagonda Global Holdings plc”的名义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8年9月7日,阿斯顿·马丁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标志着阿斯顿·马丁进军中国的战略迈出历史性的第一步 。
2011年6月1日,阿斯顿·马丁(中国)汽车销售 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
2015年,在前任阿斯顿·马丁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迪·帕尔默博士(Andy Palmer)的领导下,阿斯顿·马丁提出“第二个百年”计划。
2016年2月17日,阿斯顿·马丁与乐视就成立电动汽车合作合资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2017年,阿斯顿·马丁发布全新品牌主张——For the love of beautiful,中文诠释为“惟·美”。
2018年7月,阿斯顿·马丁与中国首位奥运马术三项赛骑士华天(Alex Hua Tian)合作,拥有了阿斯顿·马丁的首位中国“品牌挚友”。
2018年10月24日,阿斯顿·马丁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联合设立的“同济大学-阿斯顿·马丁拉共达NICE 2035 创新空间”正式投入运营,这也是阿斯顿·马丁首个设立在英国本土之外的设计工作室。
2019年3月5日,阿斯顿·马丁Vanquish Vision概念车、AM-RB 003阿斯顿·马丁第三款中置引擎超级跑车和拉共达新境SUV概念车(Lagonda All-Terrain Concept)在第89届日内瓦车展上惊艳出场。
2019年4月15日,阿斯顿·马丁的首款纯电动汽车Rapide E在中国上海进行全球首秀。
2019年11月20日阿斯顿·马丁首款SUV DBX在北京的英国驻华大使私人官邸成功举办了全球首发。
2020年4月24日 劳伦斯·斯托尔(Lawrence Stroll)出任阿斯顿·马丁拉共达董事会执行主席。
2020年5月26日董事会宣布任命慕容涛(Tobias Moers)为新任首席执行官,并于2020年8月1日正式履新。
目前,阿斯顿·马丁品牌在华销售车型有:DBX、DBS Superleggera、DBS Superleggera Volante、DB11、Vantage等。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 简介: 阿斯顿.马丁(AstonMartin)原是英国豪华轿车、跑车生产厂。建于1913年,创始人是莱昂内尔.马丁和罗伯特.班福德。公司设在英国新港市,汽车产量现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子公司。马丁是一个有钱的赛车手,班福德是一名工程师。1913年两人合作开始制造高档赛车,公司当时的名称是马丁.班福德公司,1914年他们生产出自己的第一辆汽车。马丁曾驾驶自己制造的赛车在阿斯顿.克林顿山举行的山地汽车赛中获胜,为了记念胜利, 1923年马丁把公司和它的产品都改名为阿斯顿.马丁。胜利带来荣誉却没能带来利润,公司业绩不佳被反复转卖。(戴维.布朗的名和姓的前两个字母)为公司的汽车命名,这一命名方法持续至今。到60年代阿斯顿.马丁曾有过一个辉煌的时期,但好景不常,公司很快又陷入了困境, 负债累累。1972年戴维.布朗不得不把占有了25年的公司出售。在这之后公司又开始频繁更换主人,1987年公司终于被美国福特公司相中,收购了75%的股份,1994年7月又收购了其余的股份,从此阿斯顿.马丁成为福特汽车的品牌之一。 阿斯顿马丁 - 标志: 阿斯顿马丁汽车标志为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鹏,喻示该公司象大鹏一样,具有从天而降的冲刺速度和远大的志向。分别注有阿斯顿、马丁英文字样表明是一家“三结义”汽车公司。以生产敞蓬旅行车、赛车和限量生产的跑车而闻名世界的阿斯顿马丁拉宫达公司名声赫赫,不知是否得益与这只大鹏带来的运气。 阿斯顿马丁 - 品牌历史: 马丁是一个有钱的赛车手,班福德是一名工程师。1913年两人合作开始制造高档赛车,公司当时的名称是马丁.班福德公司,1914年他们生产出自己的第一辆汽车。马丁曾驾驶自己制造的赛车在阿斯顿.克林顿山举行的山地汽车赛中获胜,为了纪念胜利,1923年马丁把公司和它的产品都改名为阿斯顿.马丁。胜利带来荣誉却没能带来利润,公司业绩不佳被反复转卖。(戴维.布朗的名和姓的前两个字母)为公司的汽车命名,这一命名方法持续至今。到60年代阿斯顿.马丁曾有过一个辉煌的时期,但好景不常,公司很快又陷入了困境,负债累累。1972年戴维.布朗不得不把占有了25年的公司出售。在这之后公司又开始频繁更换主人,1987年公司终于被美国福特公司相中,收购了75%的股份,1994年7月又收购了其余的股份,从此阿斯顿.马丁成为福特汽车的品牌之一。阿斯顿.马丁跑车多采用前置式的V8或直列6缸发动机,马力强大,车型空气动力性能优越,加速性能优异是阿斯顿马丁跑车的最大特点,从静止启动加速到时速100公里,仅需6秒。 阿斯顿马丁 - 品牌特色: 该公司生产的赛车在国际赛车坛上名气很大,曾多次获得国际汽车大赛的冠军。据悉年产量只有800辆左右,且多手工制作,但做工精致,质量可靠。因此在英国汽车排行榜上,阿斯顿.马丁历来都紧随劳斯莱斯和本特利之后,即使是最便宜的阿斯顿.马丁DB7,国际市场价格也不低于13万美元。阿斯顿.马丁(AstonMartin)品牌中最著名车型有:DB2、DB6、DB7、Vantage等,其中阿斯顿.马丁DB7是该公司的拳头产品,具有浓郁的英国古典气质。 阿斯顿马丁 - 主要车型: 阿斯顿马丁DB9: 阿斯顿马丁DB9是一款全新的车型,完全按照世界最顶尖的高档跑车的标准设计制造。其出发点是界定完美的尺寸、比例及底盘的材质。多数GT都是以已有的豪华轿车为平台进行改版,但阿斯顿马丁却没有这么做。因为这样会导致车在设计与重量方面的折衷,从而失去个性。 阿斯顿马丁采用了独特的超轻及超强航空专用咬合铝材料。并且其独一无二的VH(垂直/水平)构造使阿斯顿马丁DB9拥有汽车工业行业内最有效力的车身结构。坚固的车身有助于驾驶者对车的掌控,带给驾驶者更多的安全保障。不同于其它任一种单一材料,这种先进的铝制构造赋予了阿斯顿马丁DB9非凡的敏捷性、响应能力及全部特性。 阿斯顿马丁V8 Vantage: 阿斯顿马丁V8 Vantage的风格是100%的阿斯顿马丁风格。同时具备优雅及蓄势待发的姿态。比例完美,重心更低,一触即发。现代感与经典阿斯顿马丁风格集于一身。像所有阿斯顿马丁跑车一样,简洁、不张扬,却很漂亮。也如所有阿斯顿马丁跑车一样,它的美由内自外,无处不在。 阿斯顿马丁V8 Vantage的外观呈现出炫亮的跑车线条,同时又……保留了独特的阿斯顿马丁风格。而其传统的手工工艺内饰体现的则是显著的21世纪风格,并选材于上乘材料。驾驶者及乘客 座椅 位置更低,更接近车辆重心,因此能够更强烈的感受到驾驶者进行操控时车辆的响应。这是一种独特的感受,而通常只有赛车才会带给人这样的感受。驾驶者与车辆之间的互动如此直接、迅速,更具动感。 阿斯顿马丁 - 销售战略: 阿斯顿-马丁“007座驾”的中国攻坚战,“I'm Bond,James Bond。”伴随着这句经典台词,阿斯顿·马丁也于第一时间进入中国公众的视野。2008年3月8日,阿斯顿·马丁国内各经销商4S店陆续启动。一如马丁给人的感觉,阿斯顿马丁经销商店面的设计给人以低调的外观下却处处折射出英国人的傲气,简约中甚至让你感到怅然若失,可当赛道上阵阵发动机的咆哮声响起时,却又不由得提醒你,马丁真的来了。 据了解,所有进入中国的阿斯顿·马丁车型都根据中国的燃油情况和道路情况进行了改进,并重新开发了合理的车辆避震系统。“我们和法拉利最大的不同是,阿斯顿·马丁是随时可以上路的车,你可以开着它去上班、去赛道,都没有问题。阿斯顿·马丁公商务兼用。”据悉,格鲁普艾姆从阿斯顿·马丁购买车辆,然后运到中国销售。阿斯顿·马丁预订车辆的交付周期是4个月左右。在豪华车交车等待期限中,排名居中。“而在阿斯顿马丁的经销商店面扩张上,“在未来3到5年内,阿斯顿·马丁将在中国开到20家左右展厅,除了已经开业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外,这些展厅将可能选址在杭州、鄂尔多斯以及成都等地。” 亚洲首发: 亚洲最大旗舰店展厅开业、最新款的车型亚洲首发……正是看中了充满潜力的中国豪华跑车市场,阿斯顿·马丁将“Rapide亚洲首发”这一殊荣放在了中国。中国消费者也相当给“面儿”,Rapide刚刚亮相即被预订。 这是阿斯顿·马丁首席执行官乌尔里奇·贝兹首次来到中国,他表示:“中国将驱动阿斯顿·马丁未来的增长,1到2年左右将成为亚洲第一大市场。”据了解,2009年阿斯顿·马丁在中国大陆共销售83辆车,已经成为亚洲第三大市场。乌尔里奇·贝兹认为阿斯顿·马丁过去的一年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积极布局扩大经销商网络。此番联手郭斌、郭晟兄弟建立起亚洲最大旗舰展厅,已是过去的两个月内开业的第二家展厅。对于2010年,虽然没有明确的销量目标,但他相信2010年阿斯顿·马丁在中国一定会超越2009年的销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阿斯顿·马丁将加快经销商网络的建设,除了北京上海以外,深圳、杭州、广州、成都、重庆、沈阳、鄂尔多斯都已建设阿斯顿·马丁的销售网络。 小型车已经成为发展趋势,阿斯顿·马丁也曝光了其首款微型车。这款被命名为Cygnet的小车并不是完全由阿斯顿·马丁自己打造,而是与丰田合作,采用丰田IQ的平台。乌尔里奇·贝兹表示,Cygnet延续了阿斯顿·马丁充满动感和力量的造型,并具有强劲动力,车身虽小但决不是一款便宜的车。乌尔里奇·贝兹透露,Cygnet引入中国有望在2013年达成。 阿斯顿·马丁 @2019
阿斯顿·马丁是哪个汽车品牌旗下的?
相信对于国内的网友来说,阿斯顿·马丁的鼎鼎大名早已如雷贯耳,此前我们文化频道也曾多次讲解关于这个老牌儿英国豪华品牌的历史,今天我不得不再次老生常谈,这个英伦范儿十足的顶级跑车品牌发展历程之坎坷绝对令人震惊,上世纪80年代它曾是福特集团“高端阵营”中的顶梁柱,如今由多家股东控股继续活跃在顶级跑车市场上。
阿斯顿·马丁品牌由它的创始人莱昂内尔·马丁与Robert Bamford创建于1913年,当时的公司名称叫做Bamford and Martin,也就是阿斯顿·马丁的前身,公司成立初期的主要业务范围只在英国伦敦,而服务对象也只是GWK与Calthorpe这两款车型。
然而随着英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Bamford and Martin公司的两位创始人决定开始独立生产汽车,并制定了致力于打造拥有高性能与完美外形汽车的品牌宗旨。1914年,Bamford and Martin公司的第一辆汽车便诞生了,这辆搭配四缸发动机的车型被命名为Coal Scuttle。
此后Bamford and Martin公司便开始在英国肯辛顿的一家工厂内生产汽车,然而就在一切都在向积极方面发展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给了这家刚刚成立的公司以毁灭性的打击,一战打响后,公司创始人莱昂内尔·马丁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而另一位创始人Bamford则进入了皇家军队的后勤保障部门,Bamford and Martin也不得不在成立仅1年后便关门大吉,两位创始人将公司所有设备卖给了Sopwith航空公司。
一战结束后,Martin与Bamford公司在英国肯辛顿区重新成立,然而此时的Bamford却缺少了对造车的激情与兴趣,在他选择离开公司后,莱昂内尔·马丁开始独自领导公司生产汽车。1922年莱昂内尔·马丁创造出许多台集速度、耐力于一身的经典跑车,他本人更是在驾驶着自己制造的赛车在阿斯顿·克林顿山上举行的山地汽车赛上夺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冠军,而“阿斯顿·马丁”的名字也正是为了纪念这场意义非凡的胜利。
然而更换了公司名称的阿斯顿·马丁却在销量上并不乐观,持续低迷的状态使得莱昂纳多·马丁不得不在1924年将公司出售,第一个接手阿斯顿·马丁公司的是Charnwood夫人,但这个雍容华贵的“老妇人”显然不懂得如何经营公司,1925年的阿斯顿·马丁经营状况更加惨淡,并于1926年将生产工厂关闭,公司创始人莱昂纳尔·马丁也不得不选择了离开。
1926年底,以Augustus Bertelli为首的一批富商接管了阿斯顿·马丁,并将其正式命名为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Aston Martin Motors)。 在此之后阿斯顿·马丁虽然恢复了生产,却依然如昨日黄花般萎靡不振,Augustus Bertelli认为可以利用阿斯顿·马丁的品牌来生产一种全新的汽车,从而赚取更高利润。因此从1926-1937年,Bertelli成为了阿斯顿·马丁汽车的首席设计师,而它设计的产品也纷纷被冠以“ Bertelli”(贝尔泰利)的名称出售并参加各种比赛。
然而到了1932年,财政问题再次侵袭阿斯顿·马丁,一位名叫L.Prideaux Brune的富商为阿斯顿·马丁提供了及时的资金支持,使其在这一时期内能够专注于开发生产汽车。然而这个品牌始终都是为极少数富人准备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前,阿斯顿·马丁只生产了约700辆汽车,战争期间它的任务是制造飞机零部件。
战争结束后的阿斯顿·马丁又成了无依无靠的“野孩子”,1947年,被称为“战后救世主”的拖拉机大王大卫·布朗收购了阿斯顿·马丁及Lagonda汽车公司。两家公司被大卫·布朗收购后开始共享资源,并致力于开发阿斯顿·马丁经典的“DB”系列跑车,1955年,大卫·布朗公司更是专门为阿斯顿·马丁收购了一家生产6缸发动机的厂商“Tickford”。在1947-1967年期间,阿斯顿·马丁先后推出了6代DB车型,而在1955年以后的车型上,全部采用的都是Tickford公司提供的发动机。
在随后近20年的时间内,阿斯顿·马丁汽车的单价与日俱增,常常贵的让人瞠目结舌,但在华丽的外表之下,阿斯顿·马丁公司的经营状况却非常糟糕,由于再次陷入财务危机,阿斯顿·马丁不得不于1972年再次被出售给一家“发展公司”,然而这家所谓的“发展公司”却并未打算帮助阿斯顿·马丁扭亏为盈,它的身后其实是一群野心勃勃的投机者,这批资本运作者将阿斯顿·马丁加以包装,在1975年以105万英镑成功转卖给了北美商人Peter Sprague和George,在这笔交易中,“发展公司”最终获利75万英镑。
阿斯顿·马丁的北美新东家立即为它购置了全新的生产线,并于1977年推出了搭载V8发动机的Vantage车型。在成功推出几款车型后,这位财大气粗的北美富商于1980年计划购买同是英国的老牌儿厂商MG,并已经规划将其作为阿斯顿·马丁的姐妹品牌,生产较为经济、轻便的小型跑车,然而就在这项计划尚未开始实施的时候,这家北美公司便因80年代的经济危机而受到了严重打击,这一时期阿斯顿·马丁汽车的全球销量暴跌,最惨淡时每周只有可怜的三台。
1980年,石油大亨Gauntlett执掌的Pace Petroleum公司购买了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12.5%的股份,随后CH公司也如法炮制。1年之后,这两家公司又同时追加投资,成为了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仅有的两位股东,股权各占50%。而最先发起投资的Gauntlett也被推举为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的新任董事长。
在随后的几年内,Gauntlett将大笔资金投入到了阿斯顿·马丁赛车的研发与生产上,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面对80年代石油危机的不断加剧,阿斯顿·马丁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调整产品结构。在极大的资金需求下,Gauntlett决定出售自己在科威特的一家公司以缓解财务危机,只不过通过出售公司得来的资金犹如杯水车薪,随后Gauntlett不得不再次变卖自己所持有美国某贸易公司以及希腊船王Peter Livanos公司的股份,但即便如此,阿斯顿·马丁的财务状况依然令人堪忧。
要想发展,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便是当时摆在阿斯顿·马丁与Gauntlett面前最为实际的问题,然而就在1987年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得阿斯顿·马丁重获生机。相传1987年5月,Gauntlett与迈克尔王子在他位于肯特的家中小聚,他们不止一次的谈起阿斯顿·马丁公司的“复兴”问题,而住在他们隔壁的恰好是福特汽车公司欧洲区副总裁沃尔特·海耶斯,不久这位福特公司副总裁就了解到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正面临困境,海耶斯看中了阿斯顿·马丁潜在的品牌特性,并于1987年9月决定向董事会提出收购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的申请。
海耶斯的这项申请引起了福特集团高层极大的重视,很快福特便开始接手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截止至1988年,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共生产了5000辆左右的汽车,其中以Vantage车型与Volante Zagato最为畅销,然而福特并没有将生产重心放在这两台“老家伙”身上,反倒是推出了一款搭载V8发动机的全新车型Virage,这也是阿斯顿·马丁在这20年间推出的第一款新车型。
尽管Gauntlett在阿斯顿·马丁被福特收购后的两年时间内仍作为该公司的最高领导,但他这两年间在赛车场上的投入却收效甚微,本想在赛场上扬名立万的Gauntlett不仅没有成功,还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到了尽头。1991年,福特公司追加投资,掌握了阿斯顿·马丁的全部股权,他们随即便罢免了Gauntlett的职务,由海耶斯接任。
随后福特将阿斯顿·马丁划归到其“高端阵营”,并在1993年日内瓦车展上宣布,在时隔20年后将再次推出阿斯顿·马丁经典的DB系列车型,而首先推出的便是DB7,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捷豹F-Type。DB7搭载直列六缸机械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350马力,峰值扭矩489N·m。
为了适应阿斯顿·马丁DB系列的生产,福特对其生产线也进行了大幅度投资与改造。1994年,福特在Bloxham郡的Banbury路为阿斯顿·马丁开设了一家新工厂,该工厂落成后便马上开始生产,一年时间内便创纪录的生产了700台汽车,此后产量更是一路飙升,1998年达到年产2000台,2002年更是翻了三倍,达到了惊人的6000台。
2004年10月,福特为阿斯顿·马丁在德国科隆设立了专门生产发动机的工厂,这个年生产能力为5000台发动机的工厂不仅担负着为阿斯顿·马丁汽车研发新发动机的工作,还负责着一部分阿斯顿·马丁技术工人的培训任务。
福特出售阿斯顿·马丁实属无奈,由于世界金融风暴的侵袭,这一时期的福特将大把资金投入到其“高端阵营”中,以期振兴这些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然而福特得到的却是愈发惨淡的销量与越来越严重的财政赤字,时至2006年,福特已经不得不考虑将其“高端阵营”彻底瓦解,而阿斯顿·马丁便是第一个惨遭出售命运的豪华品牌,2006年8月,福特宣布正式出售阿斯顿·马丁品牌。
2007年3月12日,由大卫·理查兹牵头的英国Prodrive公司斥巨资对阿斯顿·马丁进行了收购,被大卫·理查兹收购后,阿斯顿·马丁位于Tickford街的工厂仍作为阿斯顿·马丁的维修及服务部门,2008年3月4日,阿斯顿·马丁与Magna Steyr达成生产2000辆车的外包协议,并随后在欧洲及世界各地开设了许多经销商,因此近年来阿斯顿·马丁知名度不断提升,且凭借适时适度的噱头宣传,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
小结:
用“历尽磨难”来形容阿斯顿·马丁这个英国品牌绝对不算过分,经历了无数次重组、买卖后的阿斯顿·马丁曾经在福特旗下找回了自我,短暂的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阳关大道,然而阿斯顿·马丁显然有些“生不逢时”,金融风暴的侵袭使得福特公司不得不“弃车保帅”,但在决定出售该品牌之前,福特为阿斯顿·马丁贡献了力所能及的一切,这样的交易没有怨恨、不掺杂心计,只是希望彼此在以后的道路上走的更好。
阿斯顿.马丁是什么级别的车?
阿斯顿·马丁是高端的品牌,阿斯顿·马丁 汽车总部设在英国盖顿,阿斯顿.马丁公司始建于1913年3月,创始人是莱昂内尔·马丁和罗伯特·班福特。
英国车企阿斯顿·马丁公司预计2018年8月29日确认将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消息,2020年1月13日,入选2020胡润至尚优品获奖名单。
阿斯顿·马丁汽车标志为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鹏,喻示该公司像大鹏鸟一样,具有从天而降的冲刺速度和远大的志向。
扩展资料:
车型信息:阿斯顿·马丁DBX
DBS Superleggera继承了阿斯顿·马丁DB家族70年纯正血统,在设计、动力、空气动力学拥有顶级的产品性能。
相对于DB11优雅和绅士风度的定位,DBS是有力量感和速度感的超级GT跑车。
Superleggera专属铭牌荣耀回归,应用Superleggera超轻量化理念进行整车减重,引擎盖升级为量产最大单片式碳纤维蚌壳引擎盖,堪称美学与工程奇迹。
阿斯顿马丁是哪个国家生产的跑车?
阿斯顿马丁是英国的老牌生产厂家品牌
阿斯顿马丁有几款车标?
品牌标识
阿斯顿·马丁汽车标志为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鹏,喻示该公司像大鹏鸟一样,具有从天而降的冲刺速度和远大的志向。
标识演变
LOGO
第一款车标:1923-1925年
1923年莱昂内尔·马丁(Lionel Martin)驾驶自己制造的赛车在阿斯顿·克林顿山举行的山地汽车赛中获胜,为了纪念胜利,1923年他把公司改名为阿斯顿·马丁,车标采用了Aston Martin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A”和“M”作为组合,并使用圆形设计,意味着马丁希望阿斯顿·马丁的赛车能够在各项比赛中取得圆满的胜利。
第二款车标:1926-1929年
1926年新公司成立之后阿斯顿·马丁的第二款车标诞生,这一款车标与第一代在车标设计上没有任何联系。全新车标已经形成了如今阿斯顿·马丁车标的雏形,车标由多片羽毛组合成“V”字形,“Aston Martin”的大写字母全部出现在新车标中。这款车标随后最先搭载在了阿斯顿·马丁T-type车型上。
第三款车标:1929-1931年
1929年阿斯顿·马丁又针对International勒芒赛车研发了International跑车,由于是民用版车型,阿斯顿·马丁还为这款车型设计了一个全新的车标,全新LOGO相比老款LOGO立体感更强,LOGO翅膀上羽毛变为了一个整体。
第四款车标:1932-1939年
1932年全新车标发布,这一款阿斯顿·马丁的车标已经与今天大家看到的阿斯顿·马丁车标相差无几,整个车标的翅膀变得抽象化,翅膀内部的羽毛直接用线条勾勒,整个变得更加简洁明了,“Aston Martin”字母也被直接镶嵌在翅膀中间,阿斯顿·马丁给这款车标定义为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鹏,喻示该公司像大鹏一样,具有从天而降的冲刺速度和远大的志向。
第五款车标:1939年
第六款车标:1949-1971年
1949年大卫·布朗(David Brown)爵士把自己的名字也融入到了阿斯顿·马丁的车标中,同时将原来车标的边缘和内部线条进行了处理,使得新的车标看上去更加厚重和结实,这款车标首先出现在了阿斯顿·马丁的DB2车型上。
第七款车标:1971年
1971年阿斯顿·马丁为了体现旗下顶级车型DBS V8的高贵身份,还为其配备了一款金色镶边的阿斯顿·马丁车标,使得这款车型的识别性更高。当时这款车型除了使用金色的车标之外,还采用了较大的进气格栅、铝合金轮毂等,而动力也从普通DBS的直列六缸发动机改成了5.3L的V8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最大功率315马力,0-100公里/时加速仅需5.9秒。
第八款车标:1972-1984年
1972年在阿斯顿·马丁出售给伯明翰公司的同时,由于公司掌舵人换成了William Willson,所以之前阿斯顿·马丁车标上出现“David Brown”字样显然已经不合适,于是又一款新的阿斯顿·马丁车标诞生了,除了“David Brown”的字母外,车标上的羽毛也被重新“梳理”,内外两层的线条被连成一体,同时车标的背景也变成了淡蓝色。这款车标最先搭载在了1972年以后的V8车型上。随后推出的V8及V8 Vantage车型也使用了全新车标。
第九款车标:1984-2002年
在Peter Livanos家族拥有了阿斯顿·马丁之后,当时阿斯顿·马丁生产的车型依然为V8和V8 Vantage,这一年阿斯顿·马丁第1万台车型下线,为此阿斯顿·马丁换装了全新的车标,主要针对车标羽毛的内部线条和边框进行了简单更改,车标内部变得更加简洁,边框也再次变成了银色
第十款车标:2003年-至今
2003年阿斯顿·马丁在公司成立90周年、英国戈顿新工厂成立等值得纪念的事件发生时,推出了如今大家看到的这款车标,新车标线条更加规整,边框及内部线条的雕琢也更加细致。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马丁车」马丁车价格阿斯顿马丁》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汽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由“小趴菜”发布,不代表“昆山车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kscw.cn/esqc/3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