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集团」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是谁
今天我们来聊聊长安汽车集团,以下6个关于长安汽车集团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汽车知识。
本文目录
长安汽车是国企吗
长安汽车属于国有特大型企业。
中国长安(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2009年7月更为现名。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对旗下汽车产业进行整合优化,成立的一家特大型企业集团,总部设在北京。
长安汽车经营范围:汽车、摩托车、汽车摩托车发动机、汽车摩托车零部件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光学产品、电子与光电子产品、夜视器材、信息与通信设备的销售;与上述业务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进出口业务;资产并购、资产重组咨询。
长安汽车服务介绍
长安汽车以直达客户、直击痛点为基础,洞察客户需求,以客户愉悦为价值核心,实现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从服务车到服务人、从合同纽带到情感纽带的三级进阶。截至2019年11月,长安系中国品牌用户累计突破1800万。
2019年10月26日,长安汽车正式发布“知音伙伴计划”,倡导“客户触点全覆盖、客户诉求全管理、诉求管理全闭环”理念,不断优化互动管理流程,完善会员管理体系。聚焦客户痛点,持续加强与客户的高频互动,以“专业便捷、主动省心、个性惊喜”为目标,为客户提供愉悦体验。
长安汽车集团资料长安汽车集团资料简介
1、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在重庆、北京、河北、合肥、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和德国慕尼黑建立“六国九地”各有侧重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2014年,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产销累计突破1000万辆,成为第一家跨入“千万俱乐部”的中国品牌。2018年4月,长安汽车正式对外发布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以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为目标,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2、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17-2018年评价结果中,长安汽车以96.4分位列全国第三、行业第一,研发实力连续5届10年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奖励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终评结果中,长安汽车夺得9项大奖,获奖总数排汽车行业第一。
3、2020年7月,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46位。9月,公司通过2020年复核评价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4、2021年4月2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其全国工人先锋号。
长安汽车一季度营收345.56亿元 归母净利润69.7亿
4月27日晚,长安汽车对外发布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56亿元,同环比基本保持稳定;归母净利润69.7亿元,同比增长53.65%;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4.81亿元,同比降低34.75%;资产总额达1741.09亿元,同比增长19.21%。总体来看,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延续2022年良好发展势能,净利润大幅增长,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早在十天前的4月17日晚,长安汽车公布2022年年报。在缺芯、限电等诸多挑战下,长安品牌逆势而上,集团销量完成234.6万辆,同比提升2.0%,创近五年销量新高;实现营业收入1212.53亿元,同比增长15.3%,生产经营稳中有进;归母净利润77.98亿元,增幅119.5%;扣非归母净利润44.59亿元,增幅169.8%。2022年呈现出整体销量微增,盈利能力爆发式增长,体现了长安汽车良好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效益。
长安汽车2022年度与2023年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的背后,是长安汽车在电动电气化新赛道上的全面提速,自2017年长安汽车开启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发布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速推出新能源车型,坚定不移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现如今,长安汽车发展战略转型路径清晰,自主品牌向上向新,销量业绩再创新高,转型阶段性成果显著,企业已由规模增长向“规模+效益+价值提升”的高质量发展转变。
经营质量持续提升,规模利润企稳上升
长安汽车延续了2022年迅猛势头,特别是自主板块增长势头强劲,成为中国品牌的引领者,给2023年的国内车市打了一针“强心剂”。3月份长安汽车集团销量破24.5万辆;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20.9万辆,拿到了中国品牌3月销冠。长安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从2022年的6.98%,飞跃式增长至2023年⼀季度的8.54%。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45.56亿元,归母净利润69.7亿元,长安汽车持续向上发展势能。究其根源在于优化产品结构、持续推进降本,产品盈利能力逐步增长,资源效率稳步提升,经营韧性不断增强。2022年以来,长安汽车以“效率”、“效益”为核心,持续推进全员、全过程、全价值链、全业务领域降本节支工作。不断增强公司成本费用竞争力,促进未来规模与盈利同步发展。
结构持续优化,自主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23年一季度,经营质量持续向好,长安系品牌汽车销量和利润均占集团总体的85%,成为新的利润支柱。据202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归母净利润69.7亿元,同比增长53.65%,利润创新高的同时,毛利率同比增长,延续2022年公司毛利率的增长势头,10万级产品销量占比达73%。这主要源于品牌向上向新,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长安汽车的净利润表现亮眼、盈利结构持续提升,主要得益于长安汽车旗下各车型的市场表现足够给力。近年来,长安汽车品牌布局不断优化,推出深蓝、阿维塔电动车品牌,与长安品牌一起形成了相互支撑的品牌架构。高端情感智能电动品牌阿维塔首款车型阿维塔11,售价突破40万元;全新数字纯电品牌深蓝,推出首款战略车型深蓝SL03,已成20万级新能源产品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长安汽车燃油车+新能源双线并举,在传统燃油车方面,持续稳固行业数一数二地位。一季度销量冠军CS系列突破11.5万辆,UNI系列突破8万辆,轿车系列突破5.5万辆,长安逸达上市首月实现销量破万,多款车型均处于各细分市场领先位置。而着眼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其一季度销量持续攀升,累计销量8.4万辆,同比增长105.4%,较去年再次实现翻倍,智电化转型道路开启“冲刺跑”,一季度智电iDD系列突破1.5万辆。正是由于全产业链优势逐步显现,叠加中高端产品矩阵补全以及产品放量带来的规模效应,新能源转型加速,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增长势能更加强劲
创新是企业永远不变的护城河。长安汽车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研发投入逐年增长,研发水平名列前茅,使得2022年新增申请专利4910件,其中发明专利3548件,同比增长195%;在新能源领域,发布“长安氢燃料电池系统、长安智电iDD、长安原力电动”三大新能源动力技术,实现了动力系统“全面焕新”;在智能化领域,行业首发量产行人自动紧急制动、远程智能泊车等 26 项技术,发布全新智能品牌——诸葛智能,为用户带来“诸葛交互、诸葛智驾、诸葛生态”三大核心体验,全力抢占产业智能化竞争的下半场,基于SDA架构,由“软件定义汽车”打造的CD701原型车亮相上海车展备受关注。另外,还在上海车展上长安汽车正式发布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到2030 年,长安汽车海外市场将实现“四个⼀”的发展目标:即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0000人,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按下出海“快进键”。
快速开发智能、新能源等新产品,长安乘用车产品数量与价格逐年递增,近3年一共投放40款新品,近五年均价提升22.9%。与此同时,长安汽车一直致力于客户体验的提升,作为长安最重要的战略,客户服务“一号工程”正在推动长安汽车从产品致胜向“产品+服务”并重发展。长安连续两年获得J.D. Power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中国品牌第一,连续两年获得中消协、中质协满意度评价中国品牌第一。
长安汽车业绩不断攀升的背后,除了战略规划逐步落实、坚持技术创新,聚焦新品牌和新产品,不断深耕体系竞争能力,长安汽车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在组织结构、人才培养范式、引进研发人才、推进股权激励计划等方面大量投入,从而不断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实现规模效应与结构优化,经营质量稳步提升。让活力四射,朝气蓬勃的长安汽车,坚定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勇担央企责任,在全球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上全面开花,领跑中国汽车品牌。
2023年一季度长安汽车开局良好,呈现了量价齐飞、产销两旺的高速发展势头。面向未来,在清晰的战略规划下,长安汽车坚定战略加速转型,强化加大技术创新、持续新品牌与新序列势能,发力新营销。长安汽车有信心更有实力,坚定不移把第三次创业进行到底,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加速转型,向着世界级品牌的宏伟愿景全速迈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界热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环比大涨30.7%,长安汽车继续领跑中国品牌
作者 | 赵文华
一季度的车市,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一方面,疫情带来的影响持续存在,大宗消费品复苏疲软。体现在汽车行业,今年1-2月,国内汽车累计销售267.8万辆,同比下降19.8%。
另一方面,为响应国家“扩大内需,促进大宗消费”的号召,3月政企合力,盘活市场活力。
在中国品牌积极带动下,3月国内汽车销量达158.7万辆,环比、同比双增长,环比增长攀升至14.3%。
这其中,数长安汽车的表现最为耀眼。数据显示:长安汽车集团3月销量达244,996辆,环比增长28.3%;长安系中国品牌销量突破20.9万辆,环比增长28.1%。自主乘用车板块表现尤为出彩,单月销量超过15.37万辆,环比大涨30.7%,问鼎3月单一中国品牌销冠,并一举拿下一季度厂商销量TOP3的席位。
油电同时发力,爆品多达6款
3月车市可谓“卷起千堆雪”,长安汽车为何能乘风破浪,原因有二:一是油电同时发力;二是爆款车型多,各主流细分市场基本全覆盖。
具体来看,在新能源板块,3月长安新能源累计销量35934辆,同比增长118.6%,同期新能源同比增长仅22.4%。其中,深蓝SL03交付8568辆,Lumin销售11217辆,双双进入3月以及1-3月新能源销量TOP10。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重拳出击的长安智电iDD系列一季度的销量也达到1.5万辆,成为长安汽车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在燃油车板块,“长安王牌”CS系列越战越勇,3月销量突破4万辆大关,达44941辆,1-3月累销则冲至11.5万辆,成为3月以及1-3月燃油SUV销冠王。即便在中国品牌最薄弱的轿车市场,长安亦表现不俗,在老将逸动和全新逸达的带动下,旗下轿车系列3月销量达到25185辆,3月销量超过2万的还有长安欧尚。此外,平均售价已超过13万的UNI序列,3月销量也超过3万辆,一季度累计销量已突破8万辆。
长安不愧是炮制爆款的高手,旗下不仅有CS75和UNI-V两大单月销量突破2万辆的支柱,还有4款月销破万的爆品,分别是CS55、Lumin、逸动、逸达——在燃油车被虐的当下,还能有如此强劲的表现,实属不易。
寄托品牌向上厚望,由长安、宁德时代与华为合力打造的高端纯电阿维塔也暗自发力,3月份,阿维塔11已位列30万元以上国内高端纯电SUV上险量首位。要知道,它的平均售价可是达到了40万。
问鼎中国品牌销冠,并非偶然
不确定性,是汽车大佬们近5年来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油电搏弈、不同的新能源动力路径,再加上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交替组合,把汽车行业变成了一部悬疑大片。
但越是不确定,越考验一家集团车企运筹帷幄的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前瞻性的战略能力,说白了就是,不但要看得远,还得拎得清;二是精准的执行能力,不能落地的战略都是吹牛逼;三是超强的研发能力,这是一家车企赖以生存的根基。长安汽车能在激战中胜出,靠的就是这三方面的能力。
依托于“第三次创新创业”转型大战略,长安于2017年推出著名的“香格里拉计划”和“北斗天枢计划”,并以此为蓝本迅速完成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的纵横布局:推出CHN、MPA、EPA三大全新电动平台,阿维塔与深蓝双品牌也顺利落子。
1800多天夜以继日,已见成效:“香格里拉计划”5.0战略启程,长安汽车在新能源市场崭露头角:被喻为“智能天花板”阿维塔,在高端纯电市场站稳脚跟,今年还有新品增持——阿维塔11单电机版以及另一款中大型纯电轿车;镇守中端的深蓝已成功拿下20万级新能源市场,另一款中大型SUV深蓝S7蓄势待发。
此外,包括CS系列、UNI系列、欧尚等在内的长安经典序列,今年也加速“触电”,除两款UNI系列智电iDD车型外,长安明星车型——CS75PLUS将推出第三代,智电iDD车型也将同时上线。可以预测,有多款重量级新车加持的长安汽车,今年将住在中国品牌销冠的位置上。
不仅拥有纯电、增程、插混、氢能源四大完备的动力技术,重点是,它们都很能打。比如深蓝所搭载的长安原力增程技术,就被称为“下一代增程技术”。它以效率高达95%的超集电驱为内核,拥有包括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行业首创)、无感NVH技术、温度场实时动态控制技术等181项黑科技,完美cut现在增程式电动车普遍存在的通病。
得益于此,深蓝SL03才能凭借低能耗(16.8kWh/100km)、低亏电油耗(4.5L/100km)、长续航(纯电续航200km,综合续航1200km)、高行驶品质(增程器无感介入)等技术性优势,在竞争激烈的混动市场杀出重围,成为20万级电混轿车最优选。
再比如智电iDD,不同于目前市面上其它DHT插混技术,它采用P2结构的插电式混动系统,配有1.5T蓝鲸发动机及6挡三离合变速器,同时配有超大容量电池,其电驱系统与内燃机系统不仅可以实现高效协同,还可以实现全域独立运行,从而实现低油耗与强动力更理想的结合。以目前唯一一款20万以内插混轿跑UNI-V智电 iDD为例,零百加速跑进6秒级,并且油耗感人,不亏电的情况下,其百公里油耗低至2L,亏电情况下,其百公里油耗也只有4.2L。
与新能源并驾齐驱的智能网联、智能驾驶领域,长安汽车也铆足了劲。2022年,长安汽车正式推出全新智能品牌“诸葛智能”,这套依托于强算力平台、集智能交互、智能驾驶、智能生态于一体的技术群取得了诸多技术性突破,也让“北斗天枢计划”成功迈入 3.0时代。以用户最看重的智驾为例,“诸葛智驾”忆通过APA 6.0与领航智驾系统3.0全功能集成,打破了ADS 2.0“行泊一体”的瓶颈。今年,“诸葛智驾”的研发重心在城市领航系统上,明年这套系统将实现量产。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新旧裂变的时代,没有哪家车企单凭运气或者单凭努力就能拿到第一。清晰的顶层战略、科学的组织架构、超强的执行力以及领先的技术储备,缺哪一项都搞不行。
所以,长安汽车再次问鼎中国品牌销冠,并非偶然,这是经由长达5年量变后所发生的质变。或许,“长安模式”可以成为诸多集团车企转型参考的样本。
最后说说
“雄关迈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长安汽车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智能化、电动化为它带来“弯道超车”的最佳机遇,百年沉淀则赋予它极强的战略定力,与时代同频的正向研发又给了它足够的技术底气。如今,“香格里拉计划”与“北斗天枢计划”双双取得阶段性成功,但显然,这只是长安汽车新能源事业的小目标,它更大的野望是,重塑汽车行业的价值链,以影响下一代人的“新汽车”助推新的产业生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世界品牌。
目标虽然宏大,但从长安汽车近五年既稳健又激进的发展势头来看,它离登上世界舞台的目标越来越近。
版权声明:图文为线外邦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删)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线外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长安一季度营收345.56亿元 归母净利润69.7亿元
易车讯 近日,长安汽车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56亿元,同环比基本保持稳定;归母净利润69.7亿元,同比增长53.65%;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4.81亿元,同比降低34.75%;资产总额达1741.09亿元,同比增长19.21%。
长安汽车延续了2022年迅猛势头,特别是自主板块增长势头强劲。3月长安汽车集团销量破24.5万辆;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20.9万辆,拿到了中国品牌3月销冠。长安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从2022年的6.98%,飞跃式增长至2023年⼀季度的8.54%。
2023年一季度,经营质量持续向好,长安系品牌汽车销量和利润均占集团总体的85%,成为新的利润支柱。据202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归母净利润69.7亿元,同比增长53.65%,利润创新高的同时,毛利率同比增长,延续2022年公司毛利率的增长势头,10万级产品销量占比达73%。 长安汽车燃油车+新能源双线并举,在传统燃油车方面,一季度销量冠军CS系列突破11.5万辆,UNI系列突破8万辆,轿车系列突破5.5万辆,长安逸达上市首月实现销量破万。而着眼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其一季度销量持续攀升,累计销量8.4万辆,同比增长105.4%,较去年再次实现翻倍,一季度智电iDD系列突破1.5万辆。
打开易车App,点击首页“智能化实测”,多角度了解热门新车科技亮点,获得选购智能电动车的权威参考依据。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长安汽车集团」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是谁》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汽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由“小小小”发布,不代表“昆山车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kscw.cn/qcwd/2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