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汽车问答

「张家港车市」张家港车市报价

最佳答案今天我们来聊聊张家港车市,以下6个关于张家港车市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汽车知识。本文目录张家港车市迈锐宝新14款2,0舒适型最底价多少钱 - 百度张家港的长安马自达3哪有4S店??有因有果 八

今天我们来聊聊张家港车市,以下6个关于张家港车市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汽车知识。

本文目录

  • 张家港车市迈锐宝新14款2,0舒适型最底价多少钱 - 百度
  • 张家港的长安马自达3哪有4S店??
  • 有因有果 八个关键词回顾 2019 年新能源车市
  • 风风雨雨一处栖!2019汽车圈十大最强联姻
  • 2019年太“南”了,巨头合作成为车市最大看点
  • 或命名“灵魂”!长城新品牌“借鉴”劳斯莱斯古思特
  • 张家港车市迈锐宝新14款2,0舒适型最底价多少钱 - 百度

    恩一般13.5w

    张家港的长安马自达3哪有4S店??

    马自达3的话保养是要去福特的4S店的,不是去马自达的4S店

    有因有果 八个关键词回顾 2019 年新能源车市

    2019 过去了,你怀念它吗?

    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注定不平静 2019 年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其影响并没随着最后一页日历的撕下而终止,余波已经渗入暗流涌动的 2020 并为在随后掀起更大的波澜埋足了伏笔……2020 中国新能源汽车会走向哪里?这想必是近来业内人士讨论热度最好的话题。但是未来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想要预测走向哪里,首先要知道如今站在哪里?又是如何走到这里?

    不可否认,2019 是此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一年(没有之一),回顾这一年走过的路程,其间不乏喜悦与努力,更有无数的苦涩与艰辛;2019 也是这一市场由政策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的重要一年,承上启下,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在预测未来之前,我们不妨将时间拨回到过去的这一年,新出行以八个关键词做路引,一起看看来时的路……

    关键词一:政策

    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政策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最明显的信号就是 2019 年最新补贴政策的推出——3 月 26 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相比于 2018 年,新政对补贴管理进一步收紧,对获取补贴的车型在续航里程、能耗、电池能量密度等技术指标进行了更加严格的限制,整体数额减少了近一倍。

    上述《通知》的规定影响固然深远,但是其中关于过渡期的规定更是直接导致了 2019 年上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冰火两重天”的具体表现。而且 2019 不仅有补贴新政,排放标准由“国五”向“国六”的转变也几乎在与其同步进行,前者的影响主要作用在纯电动车型、后者则左右了插电混动车型市场,销量走势图与业内人士的心电图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如今岁明年初,又到了讨论新一年补贴政策的时候,对此我们获取的准确回答是:为稳定市场预期,保障产业健康发展,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政策暂时维持不变,作用在微观上很可能就是销量的稳定。

    关键词二:下滑

    这个词似乎是从 2018 年就开始笼罩车市整体走向的一个主旋律,只不过曾经幸免的新能源汽车在 2019 年也不再是那个例外。

    受到补贴退坡及过渡期限的影响,2019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走势呈现出“倒 V”型走势——过渡期之前的过渡抢购严重透支了下半年的需求,致使 7 月新能源车在连涨两年多之后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的情况,并在随后的半年里“一蹶不振”,下滑幅度呈现进一步增大趋势。

    近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走势(来源:微信订阅号 崔东树)

    凭借着 12 月 B 端出行市场的单点发力、强势增长,2019 年才勉强维持了整体增长的姿态,但增速仅为 4%,远不及前几年的表现。

    即使 2020 年继续维持既有的补贴政策,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恐也再难比从前,不否认这个市场中的产品正在日益变得更好,但是消费者的整体认识仍未达到应有的高度,2019 躲过一劫,那 2020 是否会成为新能源汽车销量首个整体下滑的年份?情况并不乐观。

    关键词三:国产

    2019 年的倒数第二天,特斯拉官博发文称在 12 月 30 日上午 10 点交付首批国产版 Model 3 车型,虽然首批车主均为内部员工,但是这至少透露出“鲶鱼”特斯拉已经正式入网,留给中国自主品牌的空间不大了。

    短短一年的时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平地而起,在中国政府强有力的帮助下,马斯克再一次创造的奇迹。而在此之后可能就是“一马平川”——三十万以内的起售价、业内公认最高水平的性能及智能化水平,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或许是个好消息,花更少的钱享受更多的体验;对于自主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想必压力倍增,面对“鲶鱼”只能更坚强地活下去。

    关键词四:交付

    如果说 2018 年是新势力造车量产交付的元年,那么 2019 年则本应成为量产交付的大年,但是事实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反观过去一年,真正可以实现成规模的稳定量产交付的新势力车型只有蔚来 ES8/ES6、威马 EX5、以及小鹏 G3,其中只有 ES6 可以视作 2019 年的“新车”,其他三台车只能是视作巩固 2018 年的成果。

    当然这一年中也有新品牌的新车型正式开启量产交付进程,奈何零跑 S01 定位太过小众,销量表现并不亮眼;理想 ONE 直到 12 月才开始交付,又受到“贷款”、“排放系统故障”影响,并没有表现出全部实力;至于 FF、拜腾、天际等均未能按计划交车,让一众期待者以遗憾跨年……

    交付依然会是新势力们在 2020 年的主题,而且外界的期待值相比 2019 更大,这一年爱驰 U5、天际 ME7、合创 007、蔚来 EC7 都将粉墨登场,在“鲶鱼”的映衬下,它们的成色也将被进一步印证。

    关键词五:联合

    新势力在加速前进,传统势力也没有放松,除了奔驰 EQC、奥迪 e-tron 这些百年老厂的新作品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在中国市场上正在刮起一阵新的“联合”之风。

    2019 年 3 月份,吉利联合戴姆勒宣布,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如今合资公司确定将落户浙江宁波,未来将国产 smart 电动车,其由戴姆勒主导设计,吉利主导研发,新车型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预计 2022 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

    2019 年 11 月 2?9 日,宝马集?团与长城?汽车合?资的光束汽?车项?目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正?式启动,光束汽?车项目总投入为 5?1 亿元人民币,将由宝马集团与长城汽?车联合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新工厂的年标准产能可?达 160,000 台,将生产 MI?NI 纯电动?汽车及长城汽车新产?品。

    自主头部企业与世界知名豪华品牌的结合将会孕育出怎样力量?又会怎样影响未来几年的新能源格局?这些都非常值得期待!

    关键词六:自燃

    李斌为什么成了“2019 最惨的人”,两起疑似“自燃”的事故成为构成这个“称号”的重要部分,但无论“起火”、“自燃”也都不只是蔚来的专利……

    2019 年 3 月 26 日与 4 月 21 日,特斯拉 Model S 在广州与上海接连发生两起“自燃”事件;紧接着蔚来接棒, 4 月 22 日西安一辆蔚来 ES8 在蔚来官方授权服务中心维修时车辆起火,5 月 17 日傍晚,上海一辆蔚来 ES8 在地下停车场发生“冒烟”的事故……

    接二连三、连四的“自燃”事件不及将两家企业推到了风口浪尖,更是在全社会内引发对电动汽车安全性的大讨论。

    关键词七:召回

    “自燃”破坏了蔚来原规划的交车进度,面对外界接踵而至的质疑,李斌拿出了一个负责人企业家应有的态度——决定召回有缺陷的 ES8 车型,这也使其遭遇雪上加霜,进一步坐实“最惨的人”。

    不过在 2019 年蔚来也并不是独自“召回”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1 月 15 日,克莱斯勒中国官方发布公告,在 2018 年 8 月到 9 月生产的大捷龙 MPV 插混版存在发动机不同步,最大可能导致动力缺失或者引起大火,宣布召回共计742辆;

    1 月 18 日,特斯拉官方也宣布了召回事件,涉及的车型是 Model S,召回原因则是来自于零件供应商产品问题,Model S 安全气囊采购自高田公司,但是该产品缺少带有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发生破裂时,会导致严重行车事故;

    1 月 18 日,奇瑞汽车旗下纯电动车型瑞虎 3xe 因为差速器后悬置支架与副车架连接螺栓存在可能性松动,其结果是会引起行车过程中动力脱节导致危险事故,对 2017 年 12 月到 2018 年 10 期间生产的相关车型,共涉及 8580 辆,进行了召回。

    2 月 15 日起,奥迪将对 2014 年 7 月到 9 月生产的部分进口奥迪 A6 Hybrid 采取召回措施,主要原因在于空调辅助加热插头存在松动可能性,并未完全扣紧,而带来的后果,或许是导致其烧毁继而引起火灾,此次涉事车辆为 13 辆。

    “召回”并不代表新能源车必定存在缺陷,反而恰恰是车企负责的表现,即使成熟如燃油车,在 2019 年也没能摆脱诸如“机油门”、“失速门”等召回事件的影响。

    关键词八:维权

    2019 年西安奔驰女车主坐在 4S 店展车机器盖上“维权”的视频被广泛流传,成为街头巷尾的重要谈资,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两起重要的“维权”事件同样牵动着这个行业从业者们的神经。

    3 月 1 日,特斯拉全系车型迎来官方降价,最大降幅达到了 34 万,这是特斯拉系列产品入华以来降价规模和幅度最大的一次。官宣一出,很多刚提车的车主或者已经交完钱等交车的车主瞬间火冒三丈,并在随后拉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维权运动”。

    7 月 10 号,小鹏公布 2020 款 G3 售价,推出 401km 和 520km 两种续航版本,补贴后的全国统一售价区间分别为 14.38-18.08 万元和 15.98-19.68 万元。虽然相比老款新车售价上涨了几千元,但是“新车刚提没几个月就变老车”,而且“续航升级幅度明显”等原因引起老车主们的不满,于是通过各种社交途径的“维权”运动兴起,甚至还有车主集结一起到小鹏汽车总部“维权”。小鹏在随后推出“三年六折换购或者领取积分”的计划才逐渐平息了这场纠纷。

    发生在新能源领域的这两场“维权”运动与此前的时代相比具有“非典型性”,前者由定价策略引发、后者发端于快速迭代。在竞争更加激烈、技术迭代更加迅速的智能电动车时代,如何平衡好新老消费者的利益是诸多车企在未来都必须要面对的新课题。

    编辑总结?/

    可以发现,2019 年中新能源车市的八大关键词——“政策”、“下滑”、“国产”、“交付”、“联合”、“自燃”、“召回”、“维权”均没有一个是鼓励存在的,它们互为因果,共同造就了如今这个错综复杂的整体局面,其造成的影响仍在继续,接下来的 2020 依旧无法与其中的所有词语完全脱离关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风风雨雨一处栖!2019汽车圈十大最强联姻

    站在汽车行业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合纵连横成为车企迎击变革和竞争的最佳手段。

    在智能、网联、电动和共享新四化的过程中,任何一家企业都无力独自承担如此巨大的资金、人力和技术输出。也无法保证在独自发展的情况下,能够在未来的变革中保持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近两年的国内汽车消费持续下滑,车企竞争愈发激烈。如何在存量市场中寻求生存,谋求更高的市场份额,成为车企面临的重要难题。

    在新四化和车市“寒冬”的双重压力之下,车企之间相互抱团、深化合作成为行业的默契之举。

    “产业变革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巨大,对单个车企来说负担较重。通过合作,可以降低投入,缩短研发周期,这是企业自主选择的道路。”12月29日,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向我们表示。

    今年以来,车企之间“联姻”的戏码不断上演。我们梳理了2019年十大车企“联姻”案例,借此呈现风云变化中的汽车产业,如何通过变革和发展,走向未来之地。

    携手戴姆勒?吉利欲打造高端电动smart品牌

    方式:成立合资公司 ,共同运营smart品牌。

    事件:3月28日,吉利和戴姆勒宣布,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合资公司总部设在中国,双方各持股50%。

    相比吉利的全球“买买买”扩张版图,此番接手smart,在外界看来,有些“迎难而上”的意味。

    据悉,该品牌在近几年的销量一直不温不火,并大幅拖累公司业绩。据美勒茨银行预计,smart品牌累计损失约303亿元,年损失在15亿元左右。

    不过,吉利集团对此却抱有十足的信心。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smart具有独特品牌魅力和核心价值,发展势头良好。这个合作项目充满希望与挑战,对双方都具有非凡意义。”

    由于销量颓势,smart在今年已宣布退出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在国内,小型车的发展潜力和市场份额也没有明显优势,吉利欲借smart打造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将会面临不少困难。

    对此,全联工商联汽车商会秘书长曹鹤认为,吉利欲借助smart的品牌优势、技术,要的是国内的微型车市场。但本身smart品牌并不算成功,所以合资公司将来的发展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一汽夏利携资质“出嫁”博郡

    方式: 成立合资企业,一汽夏利向造车新势力博郡转让生产资质等。

    事件:4月29日,一汽夏利发布公告称,拟以整车相关土地、厂房、设备等资产负债出资,南京博郡汽车以现金出资,在公司所在地成立合资公司,生产新能源车型。同时,一汽夏利将帮助博郡正式获得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博郡汽车副总裁李瑛向我们表示,博郡汽车以超10亿元入股并拥有绝对控股权,一汽夏利则主要提供工厂、工作人员、生产资质。

    事实上,一汽夏利在国内汽车市场上已是节节败退,此番和博郡汽车合作,也只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艰难求生而已。

    12月22日,一汽夏利正式被一汽股份转让至铁物股份,一汽夏利最后的“壳”资源也悉数用尽。外界都在猜测,一汽夏利和博郡汽车的合资公司将何去何从。

    一汽夏利董秘孟君奎向我们回应称,一汽夏利的生产资质转让给了博郡,目前正在按照程序给国家提交申请,至于博郡车型生产要按其后续生产计划来定。由此看来,二者的合作似乎并未受到一汽夏利控股权转让的影响。

    据悉,博郡首款产品博郡iV6预计在2020年实现量产交付。不过,近两年,造车新势力过得并不如意,至今未能实现量产和交付的博郡汽车,也将面临诸多变数。

    长安铃木牵手绿驰汽车 “盘活”闲置产能

    方式:签署合作协议,长安铃木为绿驰新车型代工生产。

    事件:5月24日,绿驰汽车和长安汽车在重庆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绿驰汽车还和长安铃木完成联合制造签约,这是造车新势力又一起寻求生产资质的合作案例。

    自长安铃木遭遇经营危机以后,一直未有起色,铃木也在2018年退出国内市场。几乎中断生产的长安铃木面临着高闲置率的产能问题,与绿驰汽车展开合作,有利于长安铃木解决部分产能闲置难题。

    根据协议内容,长安铃木将用其2013年建造完工的第二工厂为绿驰汽车生产旗下车型。

    成立于2016年8月的绿驰汽车一直以来都非常低调,不为行业所熟知。此番走到台前,除了与长安铃木合作以外,还宣布了旗下首款产品M500(内部代号)的投产计划。

    据悉,这款定位于纯电动SUV的绿驰 M500,将于明年正式上市。长安铃木与绿驰两者的合作能否经受住考验,相信市场很快可以给出答案。

    大众、一汽、江淮、星星充电合作 布局充电设备行业

    方式:成立合资公司,实现充电服务自产自销,并谋求充电设备行业市场份额。

    事件:7月11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星星充电,在江苏常州联合成立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MS),意在发力充电基础设施行业。

    在新公司中,大众、一汽、星星充电及其兄弟公司各占30%股份,江淮汽车占10%股份。

    就在12月3日,工信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意见指出,中国计划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的目标。由此可见,充电领域市场蓝海潜力巨大,车企在这个行业的竞争布局将呈愈发激烈的态势。

    CAMS董事长,大众汽车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苏伟铭曾表示,“2025年的时候,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我们估计绝对超过25%,肯定必须要在充电领域来维护我们的市场。”

    随着大众和一汽等巨头在纯电动车的布局逐渐深化,开迈斯新能源的发展也将紧跟它们的脚步。

    事实上,开迈斯的成立就已经拥有先发优势。星星充电和一汽、大众等国内车企巨头进行合作,与之而来的充电服务大单自然花落开迈斯新能源,其在充电设备业的竞争力不言而喻。

    大众与福特联手发力“新四化”

    方式:在纯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相互合作,实现强强联合。

    事件:7月12日,大众汽车集团与福特汽车公司宣布,双方将全球战略联盟关系扩展至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

    主要内容包括,福特将使用大众旗下电动汽车架构和模块化MEB电动平台,双方还将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与福特持股的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平台公司Argo AI展开深入合作。

    事实上,众多车企都在进行纯电化的转型,福特由于步伐迟缓,“大象”转身较为困难,此番直接选择和大众合作,采用大众旗下MEB架构研发纯电车型,对于福特而言,有望加速自身在纯电化领域的发展。

    同时,在自动驾驶领域,大众将向福特的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 投资26亿美元,作为交易的一部分,大众还将在持续从福特手中购买价值5亿美元的Argo AI股份,届时,二者所占Argo AI公司的股份相同。

    大众投资福特的自动驾驶公司,有利于大众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深入布局,同时,出借MEB平台,双方在纯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等环节的实力也将得到加强。

    二者作为全球汽车巨头型企业,在新四化的推动下,强强联合已成为常态,未来,车企间合作界限将进一步缩小,合作领域将更加开放。

    江铃、长安、爱驰三方实现合资合作

    方式:引入民营资本实现国企混改。

    事件:8月16日,江铃集团-长安汽车-爱驰汽车合资合作举行发布仪式,宣布江铃控股混改成立。据悉,新江铃控股由爱驰汽车、江铃集团、长安汽车以 50% : 25% : 25% 的股比重组而成,也成为了国内汽车行业首个央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案例。

    从外界来看,三者结合形成三赢局面。江铃和长安汽车都在近两年遭遇经营困境,爱驰汽车入局,有利于引入新的资本、思维和市场战略等。

    对于爱驰汽车而言,生产资质是其必须要跨过的槛。不过,由于当前的汽车消费下滑明显以及竞争淘汰加剧,三者更像是抱团取暖,共同抵御外部市场的冲击。

    据了解,三者将在品牌、市场以及电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核心技术上展开创新合作,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

    对于新公司运营发展的重点,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付强向我们表示,“当前的爱驰的核心工作主要有三点,集成社会资源、集成资本资源、集成人力资源。简单来说,就是整合三方的人才、资金和合作伙伴。”

    混改完成之后,新江铃控股能否以全新的企业形象和品牌竞争力获得市场的认可,还需要时间检验。

    过往报道猛戳这里

    由竞争转向合作 比亚迪与丰田联手

    方式: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将在国内市场各展所长、优势互补。

    事件:11月7日,丰田与比亚迪就成立纯电动车研发公司签订合资协议。新公司将于2020年在中国正式成立,丰田与比亚迪各自出资50%。此次合资公司协议的签订,是双方今年达成电池协议和EV车型协议的延续。

    早在今年7月19日,比亚迪和丰田汽车就已宣布,将共同开发轿车和低底盘SUV的纯电动车型,以及上述产品等所需的动力电池。车型使用丰田品牌,并计划于2025年前在中国市场投放10款以上的EV车型。

    丰田的寺师茂树副社长表示“对于推进电动化发展这一共同目标,很高兴能够与比亚迪超越竞争关系成为‘合作伙伴’。希望通过与比亚迪成立的新公司开展的相关业务,让双方的合作得到深化、发展。”

    在混动领域一直占据优势地位的丰田,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显得有些迟缓,尤其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比亚迪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领头羊之一,对国内消费者,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和口碑效应,并且在纯电技术上取得不少突破性进展。

    二者从竞争转向合作,研发纯电动汽车,将是集各家所长,把原本拥有的技术、市场等优势继续放大化,外界对此也一致看好。

    过往报道猛戳这里

    各取所需 长城、宝马合资公司光束汽车

    方式:成立合资公司,产品共同生产,销售渠道各自独立。

    事件:11月29日,长城汽车和宝马集团的合资公司光束汽车项目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正式启动。这也是国内放开合资车企股比限制之后的首个合资项目,双方各占股50%。

    据了解,宝马未来的MINI纯电动汽车以及长城汽车旗下新产品均将在此投入生产,但各品牌沿用既有渠道分开销售 。

    宝马选择光束来生产MINI纯电动汽车的意图也让业内关注,事实上,这和MINI在国内的销量不佳有关,受制于进口车身份,MINI品牌无法突破自身发展瓶颈,想要再上一个台阶,和拥有不错口碑和市场美誉度的长城汽车合作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对于长城汽车来说,更是一次学习国际运营经验的好机会。 “通过光束汽车这个合资项目,长城汽车可以更多地向宝马集团学习在技术、国际市场运营、对全球法规理解方面的经验,这些都会给长城汽车带来更多价值。” 长城汽车对我们表示。

    随着国内自主车企实力进一步增强,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长城持续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不断投入,还能进一步深化和宝马的平等合作,未来再现福特与大众式的联盟并非完全不可能。

    PSA与FCA正式合并 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诞生

    方式:双方合并,组建全新的汽车集团,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事件:12月18日,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发表官方声明,标致雪铁龙集团(PSA)与菲克集团(FCA)同意合并。据悉,双方签署了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合并协议,规定双方业务以50:50的比例合并。

    在官方声明中,菲亚特克莱斯勒表示,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全球销量排名第四、收入排名第三的汽车集团,年销量为870万辆,合并收入近1700亿欧元(不含FCA马瑞利公司和PSA佛吉亚公司自第三方的收入)。

    全国工商联汽车商会秘书长曹鹤对我们表示,双方的合并给国际汽车业提供了一个思路,但前途艰难。

    近年来,二者在全球的发展脚步十分缓慢,尤其是在亚洲市场遭遇水土不服。其中,PSA集团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接连败退,除了与东风汽车的合资车企神龙汽车销量不佳以外,另一家合资企业长安PSA也走到了尽头。

    目前,PSA正打算出售长安PSA的一半股权。不过,接盘方还尚未浮出水面。

    “比较国际汽车业的并购历史,即使合并也要3年的整合时间。如果不成功,可能还要改变,甚至回到原地也不无可能。”曹鹤说道。

    过往报道猛戳这里

    国企转型承压 广汽、上汽牵手达成深度合作

    方式:在核心领域进行深化合作,实现传统车企转型、突破。

    事件:12月23日,广汽、上汽两大国有汽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按照框架协议,双方将在联合开发核心技术,共享产业链资源,聚焦新商业模式,合力拓展海外市场四个方面展开合作。

    对于外界关注何时能落实协议,广汽集团方面向我们表示,“本次仅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后续将以市场化的机制推动合作,尽快促成具体合作事项落地。”

    二者此番合作,并在众多领域携手布局,是时局所迫,也是大势所趋。

    广汽集团也向我们表示,面对新技术、新模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只有整合资源,开放、合作、共享,才能实现传统车企的转型和突破。

    近两年,国内车市持续下行,广汽和上汽在今年前三季度都面临着营收和业绩下滑的压力。

    今年以来,车企抱团、合作的大潮从年头延续至年尾,广汽和上汽也希望深化合作,借助彼此的优势,来增强自身竞争力。广汽和上汽此番闪电合作,并就多个核心领域达成协议,让业内始料未及。

    不过,从不少车企合作破裂的案例中就可窥见,抱团合作能否取得实效还是要打一个问号,广汽和上汽作为国有车企,在转型新四化的历史节点下,双方将如何借助各自优势,实现强强联合目标,业界对此也十分期待。

    过往报道猛戳这里

    结语

    无论是传统汽车巨头,还是出生不久的造车新势力,在新四化这一历史风口下,如何抓住转型机遇,占领新的高地,实现持续发展,这是亟需思考的问题。

    就现阶段而言,车企之间相互深化合作,抱团取暖成为重要手段之一。车企的合纵连横,不仅可以通过资源共享,产生新的平台,新的技术,还有利于提高合作双方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入局者越来越多,赛道将变得更加拥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车企在整个汽车行业的布局将进一步深化,“联姻”合作或将成为未来业内常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19年太“南”了,巨头合作成为车市最大看点

    2019年车市,与寒冷大环境互相映衬的是车企合作的火热场面。 从开年不久大众福特就达成战略联盟,到年末十天内两起“联姻”先后官宣,“合作”成为2019年车市报道中最常见的字眼之一。 接下来就来看看过去一年汽车行业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合作事件吧。 一、跨洋恋爱:大众福特结盟 2019年1月15日,福特和大众在底特律正式宣布,双方正式组建全球战略联盟,并签署了首项合作协议。前期合作范围主要还是商用车和皮卡,不过根据双方签署的一项合作备忘录来看,也不排除未来会就自动驾驶、智能移动出行服务和电动车型领域展开合作。 在酝酿半年之后,大众与福特联盟的消息得到确认。7月12日,大众汽车与福特汽车宣布将扩展双方的全球战略联盟关系至电动汽车领域及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具体为在电动汽车领域大众对福特开放模块化电动平台MEB,在自动驾驶领域大众与福特共同投资Argo AI(一家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平台公司)。 葫芦侠点评:虽然大众和福特之间隔着一个大西洋,但显然远距离没有影响双方的“热恋”。 二、百年“宿敌“变“情侣”:戴姆勒宝马成立出行联盟 2019年,两大老牌豪华生产商戴姆勒与宝马的合作绝对算得上车市“活久见”系列,促成这对百年“宿敌”成为“情侣”的就是近些年处于风口上的共享出行业务。 为了抢夺新市场的蛋糕,2019年2 月 22 日,戴姆勒和宝马宣布,双方将联合成立移动出行服务联盟,并成立合资出行公司——SHARENOW,将戴姆勒的Car2Go汽车共享业务与宝马的DriveNow、ParkNow和ChargeNow业务合并,各自持有50%的股份。 不过一年过去,双方成立的合资出行公司发展却不太乐观,日前SHARENOW宣布由于运营成本上升和用户流量低等因素,将从北美撤出汽车共享服务业务,并暂停在三个欧洲城市的服务。 葫芦侠点评:即使已经是一个领域的绝对王者,但面对新领域也会有束手无策的时候,在共享出行上,戴姆勒和宝马还要交更多的“学费”。 三、中西结合新典范:吉利戴姆勒联合运营smart、长城宝马合资项目获批复 可喜可贺的是,在这轮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重塑的过程中,自主车企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2019年,自主品牌中的两大龙头,吉利与长城在全球化布局上都取得了不错的进步。 吉利在入股戴姆勒一年后,双方关系又有新进展,2019年3月28日,吉利和戴姆勒联合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按照当时的协议,合资公司预计将于2019年底成立,总部设在中国,双方各持股50%。 下半年,长城与宝马的合资项目光束汽车也终于“落地”,2019年11月22日,长城汽车(601633,SH)发布公告称,长城汽车与宝马拟共同出资成立的光束汽车生产基地项目获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随后该项目于11月29在江苏省张家港正式启动。 葫芦侠点评:吉利和长城的故事告诉我们,“出身”不重要,只要你足够优秀,不愁找不着好对象。 四、情定新能源:雷诺10亿元增资江铃、丰田比亚迪成立纯电动合资公司 以电动化为主的汽车新四化浪潮促成了汽车行业很多新“cp”的诞生,雷诺江铃、丰田比亚迪都是如此。 为了促进双方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战略布局,2019年7月17日,雷诺集团和江铃集团宣布正式成立合资公司,雷诺集团增资10亿元人民币,正式成为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股东,拥有50%的股权。 不过,目前雷诺集团和江铃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发展都并不顺畅,双方结合之初 便有多方业内人士认为是“弱弱联合”,担心这样的组合是否真的能够冲出重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 2019年11月7日,比亚迪发布公告,比亚迪与丰田汽车成立纯电动车的研发公司签订合资协议。新公司将于2020年在中国正式成立,丰田与比亚迪各出资50%。新公司将开展纯电动车及该车辆所用平台、零件的设计、研发等相关业务。该公司将由双方从事相关业务的人员组建。 丰田与比亚迪的结合不仅是强强联合,也可以相辅相成。两者在电动化方面各有所长,丰田拥有比亚迪不太擅长的HEV、PHEV技术,而比亚迪则在纯电动领域涉足更深。 葫芦侠点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样是情定新能源,怎么差别就那么大呢? 五、新势力欲抱团破冰:蔚来、小鹏在充电桩领域展开合作 2019年被认为是造车新势力最艰难的一年;持续亏损、融资不利、交付风波、补贴退坡……严峻的市场考验之下,造车新势力也开始探索抱团取暖之路。 2019年12月11日,蔚来与小鹏宣布在充电桩领域展开合作,开启了造车新势力第一次合作。 根据双方合作协议,小鹏及蔚来将共享各自的超级充电站,从而让车主拥有更加便利的出行充电体验。小鹏汽车将会陆续与蔚来NIO Power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充电桩分布数据、支付流程的互联互通。 葫芦侠点评:造车新势力的当务之急是活下去。 六、“闪婚CP”组:FCA、PSA合并、上汽广汽结盟 “姻缘”有时就是那么怪,有些人磨合许久最后还是会分开,但有些人只要一眼就能看对眼。 2019年最后一个月,汽车行业短短十天内就出现了两对“闪婚CP”。 12月18日,在10月31日共同发布意向声明的一个半月后,PSA与FCA合并之事正式尘埃落定,双方正式签署了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合并协议,意味着双方的合并进程已正式开启。 两者的结合将会改变当前世界汽车格局,据悉,新集团将成为全球销量第四、收入第三的汽车集团,预计年销量将达到870万台,年收入接近1700亿欧元。 此后不久,国内汽车业也不平静,也发生了一起“闪婚”事件。 12月23日晚,上汽和广汽突然在官方账号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据悉,此番是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带队来上汽参观,在参观完成后双方高层仅谈了三个多小时就决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技术研发、资源协调、投资布局、市场拓展、商业模式创新和国际经营领域展开合作。 葫芦侠点评:如果各方面都很契合,“闪婚”又有何不可? 后记: 车企们频频从对手变成伙伴,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面对全球车市下行以及汽车新四化浪潮的冲击,“抱团”显然是比“单打独斗”更好的生存方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或命名“灵魂”!长城新品牌“借鉴”劳斯莱斯古思特

    据媒体报道,长城汽车将推出一个新的高端电动品牌,内部代号为“ SL项目”,主打高端智能电动汽车。该品牌总部可能会在邻近苏州张家港市光束工厂的上海,此前长城汽车曾表示将在光束工厂投产旗下新产品。 网上车市从国家商标局了解到,长城汽车近日注册了“灵魂”、“长城 灵魂”、“移动的灵魂”商标。考虑到“SL”项目代号和英文单词“SOUL”(中文翻译灵魂)较为相似,以及长城汽车近期个性化的产品命名体系看,其注册的“灵魂”商标可能会是长城高端电动品牌的中文名。值得一提的是,与长城在电动车业务上有合作的宝马集团旗下超豪华品牌劳斯莱斯有一款车型名为“GHOST”(中文翻译为鬼、鬼魂、幽灵)。 车图与文章无关 对于高端电动化品牌一事,长城汽车回应:“大潮将至,我辈当躬身入局!”蔚来汽车在高端电动车市场获取一席之地后,今年以来国内主流国有、民营车企纷纷推出自家的高端电动品牌,比如上汽的智己汽车、东风的岚图、长安联合华为/宁德时代的全新电动品牌等,与长城汽车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吉利更是拥有极星、沃尔沃、SMART、路特斯等多个布局高端电动产品的品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张家港车市」张家港车市报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汽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由“不懂爱”发布,不代表“昆山车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kscw.cn/qcwd/3652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