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汽车问答

「拼多多团购特斯拉车主提车」拼多多团购特斯拉车主顺利提车

最佳答案今天我们来聊聊拼多多团购特斯拉车主提车,以下6个关于拼多多团购特斯拉车主提车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汽车知识。本文目录一波三折!特斯拉拒绝交付事件后续:拼多多称武汉车主成功提车剧情再反转,特斯拉

今天我们来聊聊拼多多团购特斯拉车主提车,以下6个关于拼多多团购特斯拉车主提车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汽车知识。

本文目录

  • 一波三折!特斯拉拒绝交付事件后续:拼多多称武汉车主成功提车
  • 剧情再反转,特斯拉团购车主提车,特斯拉称其为自导自演
  • 拼多多:我卖特斯拉还帮车主提车了。特斯拉:我拒绝!
  • 独家真相!特斯拉为何拒绝给拼多多提车
  • 特斯拉拼多多提车之争,并没有输家
  • 特斯拉回应武汉车主提车:为自导自演
  • 一波三折!特斯拉拒绝交付事件后续:拼多多称武汉车主成功提车

    特斯拉屈服了? 8月18日晚间消息,特斯拉武汉拒绝交付事件,终于又有了新的进展。据悉,此前被特斯拉拒绝交付并取消订单的团购车主,现已经成功提车,并已为车辆上险。 此前,特斯拉拒绝向拼多多“限时秒杀”频道团购车主交付Model 3,并声称这批消费者涉嫌违反了特斯拉“禁止转卖”条款。特斯拉会依据合同违约条款单方面取消此订单。 同时,针对来自湖北的拼多多团购车主被拒绝交付一事,特斯拉独家回应,若该车主通过官方渠道下单,特斯拉将提供一定的弥补措施;如果车主决定起诉拼多多,特斯拉将提供法律援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剧情再反转,特斯拉团购车主提车,特斯拉称其为自导自演

    [汽车之家 新能源]? 持续多时的特斯拉和拼多多之间的“较量”又有了新的动向,在8月18日晚间,有国内媒体报道称在宜买车与拼多多协助下,之前被特斯拉拒绝交付的武汉团购车主成功提车,但特斯拉随后发布声明回应称,“在所谓的报道中,使用的拖车、签字文件等操作流程均不合规,对自导自演制造新闻表示愤慨”。 以下为特斯拉声明: 8月18日晚8-9点,网络上突然出现大批题目为“宜买车和拼多多协助武汉车主成功提车”的报道,报道以图文形式展示了车主提车的交付过程。同一时间,该车主在已经完成“提车”和“拍照”的情况下,又假意在酒店与我司前往的交付同事就如何尽快重新购车的问题进行商讨。 8月19日凌晨1点,该车主突然深夜接受媒体采访,改称提车车辆是使用家人名义下单,因为自己名字被拉黑,无法购买。在此,我们做以下说明: 1、特斯拉从未将任何车主拉黑,也从未有过黑名单。 2、我们自始至终都在与车主积极沟通,主动提供多种解决方案,都被车主在现场的“家人”否决。 3、经交付数据查明,本次提车车辆已于7月28日在官网下单,而我司取消武汉车主订单的时间为8月14日,与车主描述的因被拉黑而使用家人名义下单的说法不符。 4、在所谓“武汉车主交付”的报道中,使用的拖车、签字文件以及交付操作流程均不符合特斯拉交付规范,非特斯拉正常流程。我们对这种通过自导自演制造新闻,恶意误导舆论的做法表示强烈愤慨,并奉劝相关方遵守基本的商业道德底线,停止为了自身利益玩弄公众舆论和消费大众情绪。 5、我司保留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的权利。 ●事件回顾: 7月中下旬,拼多多平台推出了一场2019款特斯拉Model 3(官方目前已停产)的限时秒杀万人团购活动,到手价为25.18万元,比官方补贴后售价便宜2万元,活动主办方为宜买车。 在特斯拉声明后几个小时,拼多多也回应称,活动涉及车辆确为全新Model 3,补贴也是真实存在的。之后,参加此活动并下单的一车主提供的信息显示,其通过花旗银行的账户向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武汉)有限公司支付了27.055万元,加上首笔1000元定金,总额共271550元。 不过特斯拉始终拒绝承认活动及订单的有效性,8月14日,特斯拉交付专员称,拼多多的行为违反了特斯拉汽车订购条款中明确约定的禁止转卖条款,特斯拉会依据合同约定的购车方违约条款取消此订单。 8月16日,一位来自上海的拼多多团购车主表示,目前已经成功提车,并已为车辆办理保险。在之后的采访中,武汉的团购车主称其在抢到团购特斯拉后授权宜买车以他自己的邮箱与个人身份信息,在特斯拉官网下单。并表示“我要起诉特斯拉,区别对待。表示自己已经没有购买资格了,被系统记录在案了。” 至此,就团购事件,特斯拉和拼多多/宜买车之间已经进行了多次“攻防”,我们也就此事件进行了解读,特斯拉真的是有理由拒绝交付新车?点击查看详细解读文章《超级播报:特斯拉不承认拼多多订单》,关于此事件的报道我们也会继续跟进,敬请关注。(文/汽车之家 姜田双)

    拼多多:我卖特斯拉还帮车主提车了。特斯拉:我拒绝!

    前几日,拼多多又火了一把,不知道的朋友可以上网搜一下,大体上说的就是拼多多开始卖特斯拉了,但是特斯拉否认这样的销售方式。然后就是你一言,我一语的网络“口水战”,小马哥看了这么多新闻报道,也忍不住蹭一波热度。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本次事件的一些重要节点: 最初是拼多多官方发布特斯拉万人团活动,一台官方指导价为27.15万元的Model 3,在该平台的售价仅为25.18万元,整整优惠了2万元。 拼多多发布活动没多久,特斯拉火速回应:称自己未与拼多多有任何合作,也未与对方有过任何形式的委托销售服务。神速撇清关系。 拼多多官方也不甘示弱,给出回应说:已和商家核实活动是正经活动,Model 3也是正经Model 3,差额由拼多多补贴。 这件事情到此告一段落,特斯拉算是吃了个闷亏,倒是拼多多的股价一度涨了近4%。 你们是不是以为事情就结束了,只不过是一场商业泡沫剧?更精彩的在后头↓↓↓↓↓↓ 特斯拉宣布拒绝交付用户通过拼多多下单的Model 3。但是就在特斯拉发言后不久,网上就铺天盖地的有报道说“宜买车和拼多多协助武汉车主成功提车”还有现场拍摄的图片。 特斯拉立刻打脸拼多多,特斯拉相关员工表示“18日晚上9点15分到9点30分我们还在和拼多多事件中的武汉客户沟通他买车的事情,可是当晚8点多就全网都在报道他提车的消息了。赤裸裸的假新闻!” 就此特斯拉还发布了声明(声明截图↓) 这场风波好像随着特斯拉的声明渐渐地拨开云雾,但是这场闹剧留给我们消费者的思考却有很多。小马哥在这里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对于特斯拉这种大型企业,或者说技术领先企业(起码目前来说算是新能源界的一哥吧),企业有着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营销体系,不断的提升品牌价值以及生态链的建设,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说通俗一点就是打造高逼格的品牌) 但是对于拼多多而言完全就是在商言商,看到商机就要出手,在茫茫浩荡的商海中,只有把握先机,才能抓住市场,晚一秒可能就错失商机。拼多多很好的蹭了一波特斯拉的热度,通过几万的补贴就给自己打响了一则广告,比起正统的投广告,通过补贴用户蹭商品热度而引起行业媒体的自发广告推流,难道不比传统的“广告”更香吗?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不知道大家GET到没有,就是无论是拼多多还是特斯拉在发表声明的时候一直强调支持消费者依法维权、并愿意为消费者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意愿,这说明什么,说明现在的零售,已经不仅仅是卖货,而是由货带动服务消费,通过服务让客户二次消费或者多次消费,如今的新零售电商,不正是如此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独家真相!特斯拉为何拒绝给拼多多提车

    近日,特斯拉和拼多多的『拒绝团购交车』一事可是闹得沸沸扬扬,本是一起营销宣传,最终变成客户纠纷,让吃瓜群众都傻了眼。昨晚,有传言拼多多武汉车主已经提车,但是消息又被特斯拉辟谣,而针对车主所谓的“黑户”、“补偿”、“诉求”,特斯拉会做何回应? 8月19日凌晨,我们独家采访了负责武汉交车的特斯拉销售,来看看当事人是如何回应这起事件的: Q:当事人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他交了定金,但是你们说他的订单不能提车,你们当时是怎么发现他的订单是拼多多来的呢? 特斯拉交付员工:这位武汉的车主,当时在现场有说到尾款是拼多多帮他代付的,之后我们也通过后期的一些查询,发现为他代付这笔尾款的人是一位郭女士,她是拼多多商家的工作人员,所以发现这笔订单来自转售。 Q:当事人在采访时表示他是一名快递员,用近十年打工攒下的钱,买了一辆Model 3,想问一下,特斯拉方面有提前了解过这些情况吗? 特斯拉交付员工:这个问题是没有了解的。从客户订车到提车,会有我们的交付团队与客户进行一些订单事宜的沟通,但是我们不会引入到客户的具体职业,这一点我们是没办法去证实的。 Q:昨晚八点多,武汉那边就传出来已经提车的消息,但是您这边九点多发了一条微博澄清,正在沟通中,这个过程发生了什么呢? 特斯拉交付员工:当时是这样的,我们很重视这位武汉的用户,因为他对我们品牌的青睐,我们也想帮助他通过正式的方式成为我们的车主。当天晚上九点左右的时候,我们有两位同事前往客户的酒店,加上线上的同事一起,与客户进行了沟通,主要是解决客户的一些顾虑,并将特斯拉的方案提出给客户。 当时我们围绕的主题还是在于,客户想买我们的车,我们怎么帮助他买到一辆特斯拉。针对这个话题进行的沟通,当时客户旁边有一位自称买家姐夫的人,一直在旁边打断我们沟通,并对我们做出一个主题之外的指责,这个沟通过程还是比较艰难的。我们挂断电话的时候,应该是九点半左右,那时候看到八点四十分就有消息曝出武汉车主完成了交付,这个时间是不对的。 Q:之前当事人说,自己成了特斯拉的黑户了,即使重新再下订单特斯拉也不会卖车给他了,特斯拉有这个说法吗? 特斯拉交付员工:这个是没有的,我们欢迎所有人来购买我们的产品。这几天我们也一直在和这个武汉的客户进行沟通,希望能够用他的名义来购买这样一台车,这也是我们沟通的焦点。 Q:武汉这位车主接受采访时提到,他们除了取消订单,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其实特斯拉有没有提供给他们其他解决办法,客户对这些解决办法的反馈是什么呢?客户有没有提出一些诉求? 特斯拉交付员工:我们有给到车主一些方案,比如说他这边取消的订单的话,可以用个人的名义直接去官网下订单。现在客户对于这个解决方案有一个诉求是,他们希望特斯拉发布一个声明,在官网重新下的订单也是通过拼多多平台去购买和交付的,但是这是与事实不符的,这个特斯拉方面没有答应。 Q:之前特斯拉发布了一个申明,说是会对客户这次浪费的时间和精力做出一些补偿,这个补偿是现金方面或者类似补贴的吗? 特斯拉交付员工:这个是不会的,因为特斯拉的门店都是统一零售价的,我们要保证所有支持特斯拉的客户都能用公平的方式购买特斯拉的产品。这次事件中,确实造成了不良的消费体验,但这不是客户的错,也不是特斯拉的错,特斯拉愿意在之后的售后服务上为车主做出一些弥补。 Q:当事人对于自己的订单被拒绝表示很不理解,特斯拉拒绝交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这个涉及到的法律问题需要咨询特斯拉的法务。这里从我这边的角度回答一下,首先,买卖双方应该是一个货币交易,但是拼多多的商家,它是没有货的,它通过一些虚假宣传的方式,让客户以为它是有货的,譬如说他们在拼多多的平台上面说他们是有官方授权的、以及说他们准备现车等等的欺骗方式。 另一个方面,特斯拉是一直坚持直营模式的,坚持特斯拉与终端消费者直接产生交易关系,让客户从订车、买车、用车都能一直享受到特斯拉最极致的体验,所以特斯拉从来没有经销商,这也是对直营模式的一个捍卫。 这次的拼多多商家,它没有实际的货品,只是作为中间人用了一种转售的方式,这个是特斯拉不接受的。 进一步说,特斯拉的交易订单需要填写购买人的身份证、手机、地址等真实信息,这个需要实际购买人独立完成,这个是写在购车协议上的,如果不是本人自主完成的操作,特斯拉是可以怀疑订单的真实性的。 这里面就包含了很多风险,譬如说,客户购车,款项是打给拼多多的,然后由拼多多的商家员工以个人的形式转账到特斯拉。假如我们购车的客户在7天之内不喜欢这个车了,他可以申请特斯拉的信心保障计划(类似7天无理由退换),那么这时候特斯拉的货款是直接原路返回的,款项就落在拼多多商家了,拼多多商家如果出现什么状况,这个时候,客户可能就会出现车财两空的情况,类似的风险都存在。 以上就是特斯拉交付当事人还原的事件经过,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特斯拉和拼多多商家的这起纠纷从何而来。 ——7月中旬,拼多多联合宜买车商家搞了一个“万人团购特斯拉Model 3”的活动,宣称仅需251800元便能买到291800元的Model3标准续航后驱版。 ——7月21日,特斯拉发布声明:未与拼多多或者宜买车合作。拼多多方回应:团购车辆以及补贴都真实有效,活动继续进行。 ——8月13日,一名参与拼多多团购活动的武汉车主收到特斯拉工作人员交付尾款的通知,该车主表示尾款是由拼多多上的宜买车支付。 ——8月14日,这名武汉车主被特斯拉拒绝交付,原因是违反了禁止转卖条款。 ——8月16日,一名参与拼多多团购活动的上海车主表示已提到了Model 3,而他就是同样享受到"补贴"用户。 ——8月17日,武汉车主表示不接受重新下单,并说明“实在不行准备通过法律程序维权,起诉特斯拉”。 这事件滋生出的背后,是四个疑问: (1)25万买29万的特斯拉,差价谁补? “百亿补贴”的拼多多可是位老手,这其中4万的差价由拼多多承担。意思就是号召消费者“赶紧薅羊毛”。但是,羊毛好薅吗? 肯定不好薅!这次团购活动的流程是这样的:消费者在拼多多宜买车旗舰店上下单,在享受到拼多多与商家联合补贴的2万、以及国家新能源补贴了2万后,消费者只用实际支付251800元购车,在购买成功后,宜买车会联系客户,获取消费者信息,然后由相关门店统一交付、包邮。 其实说白了,团购一共就只有5辆Model 3参与此次活动,名额靠“抢”,且需要消费者全款支付裸车价,但购买流程是“代劳”,付款和用车都是实际消费者。 (2)拼多多上那么多卖车的,怎么唯独特斯拉这么“傲娇”? 特斯拉一直一来都是坚持“直营模式”,也就是说,无论你在哪家店,线上还是线下,得到的都会是同样的价格。说白了,这是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 而其实,早在14年特斯拉中国官方和天猫双11合作就闹过乌龙,话说,这还是特斯拉中国官方主动找的天猫合作都被马斯克叫停,特斯拉自然也不会让拼多多蹭它流量,更何况,拼多多此举还打破了特斯拉直营模式的价格壁垒,特斯拉当然不允许被“打脸”。 (3)为何上海车主都提车,武汉车主被拒绝交付,谁在“挑事”? 特斯拉明明已发布声明未与拼多多或者宜买车合作,但为何在8月16日参与拼多多团购活动的上海车主却表示已提到了Model 3,而被拒付的,偏偏会是武汉车主呢? 按理说,大家的团购流程应该都一样,为何会出现一边是上海团购车主已成功提车,一边是武汉消费者被拒付的局面。目前按照特斯拉的说法是:他们发现付款方是拼多多经理的私人账号向特斯拉支付购车款,存在转卖“嫌疑”。我们预估,上海那位车主之所以能顺利提车,原因在于没有提及自己是拼多多订单,而武汉这个不知道是否是“风声走漏”,总之,最终受害者却成了“车主”。这波操作是真迷! (4)所以,事件的关键点在哪? 这件事发酵后,被拒付的武汉车主在接受采访时,抛出了一个核心观点:他是通过拼多多APP向拼多多方支付了25.18万的团购款,之后被宜买车工作人员拉群,以车主本人身份注册了特斯拉官网账号,由宜买车帮助下单并完成支付,尾款是由拼多多宜买车支付。 车主认为:虽然是由第三方付款(拼多多宜买车),但是以个人名义下单,就不存在转卖。并表示:不接受重新下单,“实在不行准备通过法律程序维权,起诉特斯拉”。 拼多多声称:会推进落实团购车主的车辆交付,支持消费者走法律途径维权。 而特斯拉认为:这笔钱是平台支出,又用宜买车市场部经理的私人账号以武汉车主名义向特斯拉支付购车款,存在转卖“嫌疑”。但如果消费者愿意通过特斯拉的正规途径重新下单,愿意对消费者因此产生的时间与精力损失提供相应的弥补。 所以关键点就在于—— 1)因下单和提车人信息不符(购车订单并非车主本人操作,为代下单),特斯拉有权怀疑订单的真实性,并拒绝交付。 2)此举,特斯拉明显是在保护自己的直营体系,而拼多多只是为了蹭流量却正好在撞在了这一“枪口”。 3)如果是私人账号以武汉车主的名义向特斯拉支付购车款,那么车辆的归属权属于谁?这波操作又是否符合财务流程? 结论:不谈谁输谁赢,只有利和弊 在特斯拉“拒付”一事上,特斯拉的重点在于死守自己的“直营体系”,而拼多多则始终坚持“百亿补贴”的玩法,老实说,此举的宣传确实有点夸大。双方各执一词,但焦点在于各自的盈利模式不同,这事也不该由消费者埋单。 目前这一事件尚未得出结果,你对此又持什么态度呢? (采访:朱志延 编辑:晓莉 唐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拼多多提车之争,并没有输家

    最近“特斯拉拒绝给拼多多用户交车”这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不仅微博,连知乎都有相关讨论的问题,并且不止一个,可见其热度之高。但是,这个瓜是怎样的,我们又该怎么吃?估计还是有很多人不清楚,所以呢,我们今天就来一次复盘。 01??事件回顾 要以正确姿势吃过,我们先要了解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根据现在的消息,我们来稍微整理一下整个事件的时间线。 7月21日,宜买车在拼多多上线了“百亿补贴Model3万人团”活动,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活动页面上使用了“万人团价”、“五人成团”、“251800元”等字样。 随后,特斯拉紧急发出声明,称并没有与宜买车或者拼多多达成合作,也没有委托其它第三方向外出售任何特斯拉车辆。说白了,特斯拉这份声明是为了表达一个意思:我没授权,我没给他们生产,他们有货不关我的事情。 8月14日,特斯拉被曝说拒绝向武汉一位成团用户交付车辆,但拼多多认为这是无理之谈,并支持成团用户维权。 8月15日,特斯拉认定此次拼多多团购活动属于转卖,除了拒绝交付车辆之外还支持用户对拼多多进行维权,但拼多多否认转卖。 8月16日,上海一成团用户避开特斯拉监管,完成提车;8月17日,武汉成团用户表示起诉特斯拉;8月18日,武汉成团用户、拼多多和宜买车避开武汉特斯拉监管,从长沙购入车辆并运至武汉。 以上,大概就是本次事件的时间线。 02??4个主体、2个阵营、不同诉求 在这次事件中,如果你对过程和结果比较熟悉的话,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特斯拉在整个事件中非常被动,车是不可能不交付的,还被人说店大欺客。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还得从这个事件的参与方说起。 这个事件总共有4个主体参与,第一个,特斯拉,生产和销售事件中Model3的主体,其在这事件中的诉求是维持售价以及出售渠道的统一,保证自己对旗下车型生产、出售的绝对控制权。第二个,宜买车,拼多多团购活动中的发起人,既然是活动发起人,那么其诉求就很简单,那就是要通过活动来积攒一定的人气,甚至是提升自己品牌认知度。第三个,拼多多,作为平台方以及百亿补贴参与方,其利害关系与宜买车一致。第四个,成团用户,诉求很简单,那就是低价买特斯拉。 而这个事件主要有两个矛盾。第一个,成团用户与宜买车、拼多多之间的购车矛盾。理论上,活动发起人是宜买车,收钱的也是宜买车,所以成团用户应该向宜买车要回属于自己的Model3,真要起诉的话第一被告应该是宜买车,第二被告应该是作为平台方的拼多多,而非特斯拉。就像之前拼多多百亿补贴活动中所卖出的低价iPhone、Airpods一样,收钱的可不是苹果公司,卖家不发货买家还要去苹果公司闹,怕不是喝多了? 但这其中会引起第二个矛盾,那就是销售渠道问题。iPhone、Airpods这些产品是有分销渠道的,准确点来说只要经销商不违反与苹果签订合同里面的细则,最终价格卖多少经销商说了算,卖多卖少全凭本事,所以在拼多多里面卖家“赔钱赚吆喝”是可行的。但特斯拉不一样,市面上唯一的Model3销售渠道只有特斯拉官方,并没有任何第三方参与,那活动中宜买车所谓的Model3从哪来?市面上有吗?没有。只能从特斯拉那里拿来,而特斯拉不允许转卖,这就是第二个矛盾。 所以说,只要解决了这两个矛盾,整个事件的结果就很清晰。那第一个矛盾要如何解决呢?答案很简单——钱。成团用户的诉求有且只有:我就要低价买Model3,怎么买的我不管,事件后期说要起诉特斯拉,你觉得拿车之后还会起诉吗?只要成团用户依旧维持这个诉求,那就肯定会紧紧与宜买车绑定在一起,为什么?因为只有上宜买车的船才有可能低价买车,拒绝宜买车伸出的橄榄枝甚至去起诉?别闹了,25万的购车款已经付给宜买车了,真要去法院起诉你看看谁先耗不起? 从这时候开始,4个参与者里面就已经划分出了两个阵营,宜买车、拼多多、成团用户为占据主动权的阵营,并已经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之上,矛头已经狠狠地指向了特斯拉。相反,特斯拉已经失去其主动权,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任人宰割的鱼腩肉。这时候只要解决了第二个矛盾结果自然皆大欢喜,而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既然不允许宜买车买了车再转卖给用户,那直接用成团用户的信息下单,由宜买车用成团用户交的25万购车款以及自己的补贴款来付款。这解决方法完全“符合”特斯拉的销售规则,所以结果也很清晰,武汉特斯拉拒绝交付可以,但这里提不了车难道其它地方还不能提吗?用户提车,那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事件到此,可以说是划上了一个句号。 03??但,为什么只有特斯拉这么被动? 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特斯拉没有任何反制手段。在买车卖车这件事情上,特斯拉没有任何胆量去进行“消费者歧视”,特斯拉不可能说你们这些参加过拼多多团购的人我这里不欢迎,我不卖车给你们。要是这样的话不用等明年315晚会,特斯拉早就被约谈了,那时候就真的是名声大噪了。更何况,参加拼多多团购的人员名单特斯拉压根不可能有。 而在这种情况下,特斯拉唯一能反制的情况只有:宜买车、拼多多一根筋就要把车买过来再卖出去,而这违反了特斯拉销售协议中不可转卖的条款,特斯拉有权拒绝这次交易。除此之外特斯拉不可能有任何反制手段,所以宜买车“协助”用户下单买车这事情特斯拉压根没法管。所有事情都只能往肚子里咽,正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是的,用户买车,付款,特斯拉收钱、交车。这事情是天经地义的,特斯拉没有任何可回转的余地。但特斯拉就永远不能找回场子吗?也不是,根据之前流出来的聊天记录,宜买车可能(注意,只是可能)有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特斯拉也许可以针对这点做文章,但是证据收集也不是易事,最后可能也只是不了了之。 04??宜买车、拼多多获得了赞誉,但这是对的吗? 不好意思,都2020年了,10后都成年了,不要再那么天真了。小朋友才讲对错,大人只讲利益。 【你知道宜买车还有其它车卖吗?】 为什么宜买车拼多多盯上的是特斯拉?为什么不是BBA?为什么不是两田或大众?更不是那些销量不好的标致雪铁龙?因为有且只有特斯拉是自带流量的属性,而宜买车拼多多的目的也有且只有一个——蹭这个流量。 从利益上来说,蹭特斯拉流量可以利益最大化,从结果上来看,蹭流量所获的结果可谓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想这个结果是宜买车拼多多当初也没想到的。 当然,蹭流量这个事情算不上什么好的营销,包括之前好几个车圈热点也有很多车企什么的强行蹭,并且也蹭得非常尴尬。只不过还是那句话,利益当前,这些东西重要吗?能吃吗?不能吃留着干嘛? 05??那,特斯拉输了? 不好意思,这场战斗没有输家。刚刚也提到过特斯拉诉求是维持售价以及出售渠道的统一,保证自己对旗下车型的绝对控制权,但这只是表面诉求,更深层的诉求是:保护自己的品牌、保持自己的品牌调性、不让自己的品牌价值蒙受损失。从这角度来看,特斯拉它做到了。 宜买车拼多多推出团购活动的意图大家都知道,所以特斯拉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切割。本身特斯拉就没有对宜买车拼多多进行任何形式的授权,也不需要这不知道哪来的平台进行推广。所以无论是一开始的声明,还是后来的拒交车,都是在与宜买车拼多多进行切割,特斯拉并不想与这平台扯上任何关系。 最终,虽然成团用户在宜买车的“帮助”下买到了心爱的车辆,但特斯拉的态度也非常明确的展示出来,那就是我,特斯拉,跟你没关系,滚。 06??成团用户有过错吗? 依然是那句话,利益当前无对错。在团购活动中,该用户的确是获取到了低价买特斯拉的权利,不管车是特斯拉售出的还是宜买车拼多多售出的,他都有这项权利。 只不过,客观上,该用户成为了宜买车拼多多在营销上的重要存在,整个事件下来其实他并没有什么主动权,颇有点被利用的意思。 07??最后一个问题,这些羊毛,下次还可以薅吗? 薅。 别人送钱你不要?别闹了。管它三七二十一,有钱不赚傻瓜蛋。 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回应武汉车主提车:为自导自演

    8月19日,买车网Buycar获悉,针对此前被特斯拉拒绝交付的武汉团购车主成功提车的报道,特斯拉官方发布声明称,“在所谓的报道中,使用的拖车、签字文件等操作流程均不合规,我们对这种通过自导自演制造新闻,恶意误导舆论的做法表示强烈愤慨,并奉劝相关方遵守基本的商业道德底线,停止为了自身利益玩弄公众舆论和消费大众情绪。” 据了解,8月18日晚间,多家媒体报道称,在宜买车和拼多多的协助下,此前被特斯拉拒绝交付的武汉车主成功提车,报道以图文形式展示了车主提车的过程。而武汉车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提车车辆是使用家人名义下单,因为自己名字被拉黑,无法购买。 对此,特斯拉回应称,从未将任何车主拉黑,也从未有过黑名单,并强调公司自始至终都在与车主积极沟通,主动提供多种解决方案,都被车主在现场的“家人”否决。 据悉,此事源于宜买车于7月中下旬在拼多多平台推出的2019款特斯拉Model 3限时秒杀万人团购活动,到手价为25.18万元,比官方补贴后售价便宜2万元。随后,特斯拉发表声明称,“并未与宜买车和拼多多就团购活动达成合作。”并拒绝承认活动及订单的有效性,称拼多多违反了特斯拉订购条款中明确约定的禁止转卖条款,将依据合同约定的购车方违约条款取消订单。 但8月16日,一位来自上海的拼多多团购车主表示,目前已经成功提车,并已为车辆办理保险。但武汉车主却依然被拒绝提车,武汉车主曾表示,自己被区别对待,要起诉特斯拉。 以下为声明全文: 8月18日晚8-9点,网络上突然出现大批题目为“宜买车和拼多多协助武汉车主成功提车”的报道,报道以图文形式展示了车主提车的交付过程。同一时间,该车主在已经完成“提车”和“拍照”的情况下,又假意在酒店与我司前往的交付同事就如何尽快重新购车的问题进行商讨。 8月19日凌晨1点,该车主突然深夜接受媒体采访,改称提车车辆是使用家人名义下单,因为自己名字被拉黑,无法购买。在此,我们做以下说明: 1、特斯拉从未将任何车主拉黑,也从未有过黑名单。 2、我们自始至终都在与车主积极沟通,主动提供多种解决方案,都被车主在现场的“家人”否决。 3、经交付数据查明,本次提车车辆已于7月28日在官网下单,而我司取消武汉车主订单的时间为8月14日,与车主描述的因被拉黑而使用家人名义下单的说法不符。 4、在所谓“武汉车主交付”的报道中,使用的拖车、签字文件以及交付操作流程均不符合特斯拉交付规范,非特斯拉正常流程。我们对这种通过自导自演制造新闻,恶意误导舆论的做法表示强烈愤慨,并奉劝相关方遵守基本的商业道德底线,停止为了自身利益玩弄公众舆论和消费大众情绪。 5、我司保留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拼多多团购特斯拉车主提车」拼多多团购特斯拉车主顺利提车》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汽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由“爱问答”发布,不代表“昆山车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kscw.cn/qcwd/474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