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兰达论坛汽车之家」汉兰达贴吧论坛汽车之家
今天我们来聊聊汉兰达论坛汽车之家,以下6个关于汉兰达论坛汽车之家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汽车知识。
本文目录
汉兰达的配置高吗?如何评价汉兰达?
汉兰达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中型SUV车型,也是中型SUV市场最畅销的车型之一。因为进驻中国市场较早且比较成功,所以,后续的很多车型都以汉兰达作为参考的标杆。 如今,在售的2018款汉兰达全系采用2.0T发动机,并匹配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具体配置要视车型而定,低配车型基本该有的配置都有。7座版车型自次配车型开始,配置就比较全面了,比如无钥匙引入、车道偏离预警、前排座椅加热等高端车型常见的配置,均已具备。 我是车无定论,欢迎加关注一起聊车! 大多数人对日系车都有一个固有偏见,就是配置普遍偏低。以前的确是这样的情况,当初日系车跟同级别的德系和美系相比的时候,配置方面基本上都是垫底的。但是虽然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如今上市的日系车在配置方面已经完全不落下风。 就以丰田汉兰达来讲,刚上市的时候,相比较竞争对手福特锐界等,配置的确要逊色不少。但是苏子和市场竞争对手的逐渐增多,虽然都没能撼动汉兰达的霸主地位,但是汉兰达经过中期改款之后,配置已经相当丰富。 目前汉兰达的车型主要分为低配的精英版、中配的豪华版已经高配的至尊版。其中低配精英版的配置依旧不算高,常规的倒车雷达、影像、天窗等都缺席,但是安全配置与高配基本一致。但是到中配豪华版,配置已经相当丰富,基本上日常用到的配置都没有缺席。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汉兰达的配置不高,主要还是迁怒于汉兰达的售价。因为相比之下大多数车型上市一段时间之后都会有优惠。但是汉兰达别说优惠,曾经长时间的加价销售,如今中期改款了也还是平价销售,所以很多人觉得售价偏高。售价偏高,如果配置上又没有比竞争对手更丰富的,有时候就会被认为配置偏低。 总的来说,汉兰达中配的豪华版配置都不错,尤其是安全配置方面,非常丰富。全车气囊数量绝对超过大多数同价位车型,另外主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等也是标配。起码就我而言,我觉得这样的配置水平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丰田汉兰达从来就跟性价比三个字沾不上边,自始至终的卖点也不是实实在在的价格和配置水平,不但没有官方优惠和终端优惠,很多地区还存在比较“猖獗”的加价或者变相加价现象,所以说,汉兰达跟同级别车型相比,配置方面绝对排不上号。 汉兰达这款车确实有点意思,没有超低的价格,没有很高的配置,没有强劲的动力,更没有什么豪华的内饰,之所以长期畅销,靠的是非常稳定的质量表现,同级别出色的综合使用成本,炉火纯青的综合调校,难得的舒适性,科学合理的人机工程设计等等,听起来虚幻的很,但这就是核心竞争力,可以说丰田把潜在消费者需求和心理研究得非常透彻。当然了,很多人怀疑厂家和经销商也有饥饿营销的嫌疑,加价还得等确实不合常理,几年了也没有多分配产能的意思。 如果题主想要居家风格和实用性,注重舒适性和使用成本省心的话,汉兰达确实非常合适,整体上无功无过,但对于很多人来讲,没有明显缺点就是最大的优点。 汉兰达总体配置肯定是不高,远古时代的卤素大灯,千年的脚刹,诺基亚时代的中控屏。类似这样的槽点很多。 汉兰达向来都不是配置取胜,靠的是好用和耐用。 好用主要是指空间和舒适性方面。 1.空间 1.1储物空间 前排储物空间大小应该是无敌了。核弹发射井一样的中央扶手箱,中控上长条储物槽,超大的杯坐。不仅是大,关键是用起来很顺手。 平常放倒第三排,还有500多升的空间,而且比较方正和平整,拉货爽歪歪 1.2乘坐空间 前后排乘坐空间大也,座椅宽大,后排坐三个人跟宽松,地台全平,调到最后,还可以翘二郎腿。第三排空间一般般,短途应急是没啥问题。 2.舒适型 2.1乘坐舒适型 悬挂比较软,过沟沟坎坎化解的比较柔和。座椅宽大,软硬适中,长途乘坐也不累。 2.2 空调舒适型 前后独立空调,温度比较给力,平常25℃都比较凉爽了。后排的空调出风口在B柱上,比扶手箱那里吹过来体感好多了。 耐用主要体现在品控好,故障率低,保值率高。 汽车 之家汉兰达论坛顺德懒猪30万公里无大修,只有少数小毛病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汉兰达的缺点也很明显。配置寒酸,操控烂,刹车软,油耗高等等。但是买这车一般为了家庭,这些缺点可以忍。 总结一句话,不是汉兰达太优秀,只是对手太垃圾。 拿4驱精英版258800这款车来说,缺的都是些舒适性配置,比如什么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电子手刹,倒车影像等,其实这些配置对我来说有没有无所谓,我拿遥控钥匙一样能开门,一样能启动,脚刹的声音也不错(其实我还是喜欢听拉手刹的声音),为了安全每次开车前都要绕车查看一圈,倒车时一直习惯看倒车镜倒车。我觉得这款车是汉兰达性价比最高的,一样的外观,尺寸,一样的三大件,该有的主要安全配置都有了。
广汽丰田汉兰达的油耗?
广汽丰田汉兰达油耗(L/100kM)2.7自动挡9.903.5自动挡12.10 从油耗表现来看,2.7L发动机搭配6速自动变速器,百公里油耗比3.5L车型减少了2.2L,做到了9.9L/100kM的出色成绩。在排量和车身尺寸都大一个级别的前提下,这个油耗比国产RAV4的2.4自动挡也仅仅多出了0.4L/100km,这样的表现可谓惊人。
汉兰达这款车耐开吗?市区里油耗会不会很高?
谈到日本品牌的一些车型,相信很多人都会谈到油耗,因为在人们的认知中,日系车更省油。其实在紧凑型车领域,日系车确实比其他车省油,但在大中型SUV中,日系车的油耗并不低,因为重,搭载大排量发动机。对于日系车的中型SUV,丰田汉兰达还是很受欢迎的。这里有四个车主告诉你真正的油耗。让我们看看!
四位车主表示丰田汉兰达的油耗。其实中型日系SUV油耗也不低
车主1:丰田汉兰达2018 2.0T四轮驱动豪华版7座乡村VI;现在开丰田汉兰达1.3万公里,还是比较长的。从仪表盘上综合油耗来看,基本在10.2L左右,作为中型SUV,车重2吨左右。这个油耗不高,但不能说其油耗低,只能算是一个相对正常的油耗值。但如果是在郊区行驶,每百公里油耗可以控制在8L左右,相对较低。
车主2:丰田汉兰达2018 2.0T两轮驱动尊贵版7国VI;如果日系车省油,那只能说是轿车。作为一款中型SUV,丰田汉兰达的油耗自然不低。按照目前行驶7000公里的情况,每100公里综合油耗高达11.5L,这款是两轮驱动型。但是在国道上行驶,油耗会在10L左右,我所在的城市道路非常拥堵,使得车辆综合油耗达到11.5 L。
车主3:丰田汉兰达2018 2.0T四驱豪华版7座乡村VI;现在开车接近5000公里。说实话油耗还是比较高的。汉兰达车比较大,配有2.0T发动机。另外,这是四驱车型,所以每百公里综合油耗达到了12L,远高于轿车。高速行驶时,100km/h的油耗可以在10L左右。总的来说油耗比工信部高很多,也超出了我的预期。
车主4:丰田汉兰达2018 2.0T双轮驱动豪华版7座乡村VI;汉兰达的油耗性能还可以,虽然油耗不是很低,但也不高,正常驾驶在10L以下。只有在拥堵的城市道路上行驶,油耗才会在13L左右,如果高速行驶,可以保持在9L左右。综合来看,综合油耗不会超过10L,因为市区开车少。
丰田汉兰达配备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工信部油耗方面,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车型油耗分别为8.2L和8.9L。根据四位车主告诉丰田汉兰达的油耗,每百公里综合油耗在10-12L左右,老实说不算低。
单人单车,开着汉兰达13天穿越阿里中北线,西藏、新疆自驾行
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或者找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 2013年和老婆从主峰大本营下来走岗嘎镇,希夏邦马峰、佩枯措、措勤县,穿扎日南木措 当热壅措到文布南村,尼玛县,班戈县,走了一小部分的阿里中北线,那一错再错,那不期而遇的感动一次次袭来,那种感动便深刻在了心里。后来几年,又走了青海、新疆等等地方,虽然也有漂亮的景色,壮美的风景,但总觉得差了点点,差了点点那种触动你深藏于心里的那根弦,总没有找到阿里那种让人震撼的感动。所以,总是盼望着再去阿里,去再次邂逅那种感动。 今年夏天,想再去跑一趟阿里中北线,老婆担心高反,不去。我最多只有15天的假,初步想318到拉萨,然后走阿里中北线到霍尔乡出,再走新藏线219到叶城,然后走315到德令哈,走德马高速回成都。在微信几个车友圈聊起行程安排,都觉得太赶太冒险,都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确实行程时间太短,一路都是赶路。但只有这么多的假期,我可不想等到退休再去实现这个梦想。 13年毕竟走过一段,对此路段路况等有个大体了解,我认为15天还是可行的。我也快速过了一遍朋友圈,发现真的不好约人这样疯了一样的陪我去跑阿里中北线。与其拉上别人去冒险,还不如自己独行,去感受一次孤独的旅行。感谢老婆的理解支持,放我单飞13天。一个人出行,准备就简单了。办了西藏新疆边境通行证。买了一所大堆自热方便米饭,面包水果零食,抱了被褥,打算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 行程:第一天 成都邛崃——芒康 第二天 芒康——然乌镇 第三天 然乌镇——拉萨 第四天 拉萨——纳木措圣象天门三生石——班戈 第五天 班戈——色林措——文布南村 第六天 文布南村——当热壅措——扎日南木措——措勤——塔若措 第七天 塔若措——仁多乡——亚热乡——霍尔乡——玛旁雍措 第八天 玛旁雍措——狮泉河——班公湖——泉水湖 第九天 泉水湖——三十里营房——叶城 第十天 叶城—— 且末 第十一天 且末——若羌——茫崖——黄瓜梁 第十二天 黄瓜梁 ——德令哈——花石峡——大武 第十三天 大武——久治——阿坝——成都邛崃 关于行程时间:整个行程下来,时间确实挺赶,计划的十五天路程,为预防路途未知情况,居然只用了13天跑下来。318 用时三天时间到拉萨; 中北线总用时4天。从拉萨走纳木错,班戈,尼玛县,当热壅措、扎日南木措 、措勤县、仁多县、亚热乡、霍尔乡这段用时4天,这段中北线是整个行程里路况最难,风景最美最震撼的。特别是从纳木错到措勤这一段是精化中的精华,这段中间有两段属于穿越路线,第一段是纳木错乡到圣象天门,三生石然后到保吉乡,第二段是文布南村—当惹用错—扎日南木措—措勤县这一段,其中从扎日南木措观景台出发后不久,须经一条叫达绒藏布的河,河上本来有座桥,但被水冲断,此处需要涉水过河,因河水水流大小具有不确定因素,需要提前了解,此处有一定危险性,看到有人的陆巡在此处进水抛锚被救援的。我到的时候,河水不大,顺利涉水过河。如不能过河,需要原路返回走磁石乡的大路,可能要多花3,4个小时。措勤到仁多乡,亚热乡,霍尔乡路况最差,而且车很少,2天中对面来车遇到过5辆,所以一旦抛锚很麻烦。所幸人车都经受住了考验。 219用时2天到叶城,路况总体较好,仅有小段浮灰路段,注意加油。 叶城回成都用时4天,路况好,315段路况不错,但限速多,电子眼也多,有的地方有限速条,德马高速双车道,没有应急车道,超货车要小心,部分冻土路段注意飞车。 关于车辆:12款3.5 顶配汉兰达,7年车11万公里。换了轮毂轮胎,轮毂换成老汉精英版的17寸轮毂,轮胎换了普拉多规格的邓禄普 265 65 R17 AT20 轮胎,带了2个原车19寸轮胎轮毂作为备胎,一个绑车顶上。另外加了发动机护板,带了打气泵,拖车绳,铁锹等等工具。全程下来,轮胎连气都没有补过,265 的胎宽和厚度,老汉完美兼容,轮胎气压按手册推荐的2.1,走烂路感觉不错,安全感倍增,速度可以快一点。而且全程下来平均表显平均油耗为8.6升。和原规格轮胎比,貌似这个胎没有增加油耗。 全称加92号汽油,动力感觉还行,各个垭口大坂,只要舍得踩,动力都还算不错,不论是否坡道起步。不过,泉水湖前有一段,跟一辆2.0的新汉后面,最终跟丢了,我总结原因,归咎于自己胆子太小。在旅途中,老汉就是移动的家,整个行程仅住店4次,其余全部车床解决,老汉后排放到二三排,很平,舒适度还行,感觉比藏区乡的连铺睡着踏实。老汉副驾驶位可放倒和后排连成一体,我居然拿抱枕被垫平睡了一晚。回来以后仔细检查了地盘,车辆悬挂,各个球头没有漏油迹像。老汉归来,仍是少年,不错。 关于导航:一般道路,高德导航,还有区间限速速度提醒,不错。穿越路线,我主要用两步路,六只脚APP,里面有很多前人的穿越轨迹,在乡镇等有网的地方提前查好轨迹,缓冲离线地图用作导航参考,部分地方不一定完全按照轨迹走,只要保持方向一致即可。另外还用IPADmini 3G 版下载了奥维地图,下载了中北线的卫星地图(15层)做导航参考。另外抖音也有不少中北线的视频,可以作为路况的参考。 最后,特别提醒,走阿里中北线,219,要时刻关注油量变化,及时加油。 318川藏线,成熟路线,仅金沙江边修路,路况较差 阿里中线,即中间那条线,此段路是阿里三条线中最烂的路。 219新藏线,仅有小段浮灰路,整体路况不错,轿车可通行。 圣象天门 三生石 第一天 成都邛崃——芒康 头天晚上加满油,里程清零。把备胎放车顶固定好,4根行李架横杆,两根承重,两根固定位置,妥妥地,全程下来一条备胎都没用过,但不得不带预防万一。 一大早出发,出发总是让人期盼。 下午到达巴塘,时间还早,干脆继续前行。 第一晚芒康车床,早上醒来才知道停在什么地方。 第二天,芒康——然乌镇 怒江巨石横 ,然乌湖水浑 怒江这一段挺险的,一路都在施工,尘土较大。 到达东达山垭口,对自己简单进行个高原反应的测试,爬了一下对面的山顶峰。 山顶上看垭口,车辆都变成蚂蚁一样小了,还好,不是太累,对后面阿里穿越更有信心了,不担心高反了。 72拐下来,就碰见堵车,据说前面怒江边公路方垮塌,有说要三天才修通,好多车返回绕317去了,我先在一个邛崃人开的饭馆把中午饭解决了,决定先等等,这一等就从中午12点等到晚上8点。 第三天 然乌镇——拉萨 原始森林中穿行,感觉都不像藏区了。 鲁朗小镇,感觉已经很商业化了。 3天,终于到了拉萨! 晚餐夜市简单解决,禁止饮酒,汽水来凑。 第四天 拉萨——纳木措圣象天门三生石——班戈 今天的路程参考这条轨迹,沿途叉路口很多,很容易走错,建议下载奥维地图15层以上参考。 过纳木错景区大门,下车去向票房说明,我是路过纳木错到班戈县,不到扎西半岛景区,景区工作人员大手一挥,免票通过景区大门。 沿着纳木错湖边碎石路走,往北岸圣象天门方向,已经在开始筑路基了,下次来,可能已经是康庄大道了。 初见圣湖,简直一步一景,完全走不动,可惜照相技术太差,体现不了那种震撼的大美。 这里的风景没有人售票,没有人打扰,仿佛一切都是 一个人的专属。 沿湖边路行驶,中间有路被认为挖断堆土,需从路边尖石滩中绕过,然后沿车辙走,会看到一座叫格空桑曲桥。 然后烂路走完,上新铺的油路,一直到班戈县城,好像没怎么看到有走这条路线的轨迹,大家可以参考以下,这条路能尽可能地绕湖边走,而且后面的道路很好。 到达班戈县城,到达时间较晚,几乎没有饭馆开门,自加热米饭解决晚餐,停政府边车床露营。 第五天 班戈——色林措——文布南村 今天的路况不错,都是油路,路上车少人少,今天开始一措再措,一个接一个的湖,完全跑不起来。 措鄂和色林措中间的小坡,门票20元,建议一定不要错过,无敌观景台。 一措再措之吴如措?,露个脸之后,便藏在山后了。 当惹雍措停车住宿,来了一辆包车游中北线的普拉多,带一对广东退休夫妇,一位上海退休大爷,还有一个20多岁的妹子,拼车从拉萨珠峰玛旁雍措狮泉河跑大北线过来,2.7 排量手动挡,师傅说动力够用,搓板路随便跑80,上坡也没问题。 和师傅闲聊,问问前面路况,师傅说扎日南木错那里桥断了,如果水大我可能过不去,师傅是走磁石乡过来的,建议到扎日南木错观景台看看再返回走磁石乡到措勤县。 第六天 文布南村——当热壅措——扎日南木措——措勤——塔若措 今天继续一措再措,路况以高原沙石搓板路为主,跑慢了颠得慌,要适当提高车速,平原部分可以跑到80公里时速,避免急打方向,小心失控。这段路也很费胎。 达绒藏布上的断桥,上桥侦查番,感觉此处河底泥沙较多,容易陷车。研究前人涉水过河轨迹,找到上游相对宽的地方,河床卵石较多的地方,拿铁楸试了试水的深浅,只要河中没有巨石头把车担起来, 觉得能过。 前人的过河轨迹,基本都是分两次过河。 挂s2挡,顺利过河! 过帕江乡,帕江乡好小,看样子也没有好的住宿条件打算前面找个地方车床露营算了。 扎布耶快走,左边有条油路上山,翻过山就是塔若措,沿湖前行有 一工地,遇到一四川老乡,打听了下到仁多乡的路况,得知塔若措这边有条路也能到仁多乡,看了前方阴云密布,老乡建议不要走这边。返回湖边一个宽阔的地方,尝试了下开到山头露营,可惜地盘不够高绕不开那片尖石,退回露营。 第七天 塔若措——仁多乡——亚热乡——霍尔乡——玛旁雍措 离开塔若措,原路返回中北线,再走扎布耶盐湖边路过。 然后就是顺河谷前行,一路都是野生动物,这个河谷就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走完河谷爬山,爬山这段路比较烂,都是大的鹅卵石铺路,对减震轮胎是个严峻的考验。 到达亚热乡,亚热乡可以转到大北线,全程油路,也可以转到霍尔乡,继续烂路,犹豫片刻,还是继续中北线到霍尔乡。 终于走完中北线,到达219,后门完全看不见牌照了。 未完待续~ BY 爱卡 汽车 卡友:XR117 想看该卡友更多用车内容,想与该卡友进行沟通交流,可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孤旅疾速十三天,穿越阿里中北线——记西藏,新疆行_广汽丰田-汉兰达论坛-爱卡 汽车 网论坛
都说锐界的故障率比汉兰达高
我个人还是很喜欢锐界的,都说锐界的故障率比汉兰达高,在锐界的论坛里也看见了好多故障问题,但到底比汉兰达多在哪里里了啊?谁有具体分析的吗?要是锐界真这么多,我还真不敢买了.. 汉兰达不是说产能的问题才影响销量单位吗? 我也是关注锐界的中低配,主要钱不够啊 专业 问题就是多在科技配置上,汉问题少因为配置少 不敢买就别买。 选车时只在汉兰达论坛说销售牛13,直接被删回复了 用老普桑的发动机4速手动,啥ABS、EBD,啥控制系统等等跟高科技稍沾点边的一率不要,保证故障率低的吓死你。 我开了一万七千多公里了。没有任何问题。比日系开起稳当多了。车重点好的多。 就和人一样,爱它就得容忍它的一点小毛病。人无完人,车无完车! 讲得好 汉兰达之前开过一阵,也许点正,一点小毛病没出现过。锐界,开了几个月,出了几次问题,传说的小毛病。 锐界飘过 平心而论。汉兰达是稳定一些,小毛病比较少。我是锐界车主,我的锐界只走了五千公里没任何问题,但是也有能否认丰田车的稳定性。不过这很正常,买车我认为不只是要稳定少毛病就算好车吧?安全,操控,发动机,底盘,悬挂,用料,这些一样要考虑。汽车也是工业商品。也要看运气的。比如汉兰达百分之一的毛病率,锐界百分之三毛病率,那如果是买到汉兰达的百分之一就悲剧了。我之前也是开日本车的,但是选锐界之前就看了汉兰达,感觉好多东西都是靠牺牲安全性能来提升所谓的舒适性。这就让我放弃了汉兰达了 小毛病多,跟日系确实没法比。不过,我还是买了,为啥。。情节安全操控。。只有忍了小毛病。。 论坛车黑多,你看看销量第一的昂科威论坛,吓死你。汉兰达论坛已充值,啥都看不到了,你说呢 销量决定一切。。。 车无神车,去大汉论坛看看问题也不少,要我选锐界! @2019
汉兰达没有微信群的吗
你好,行无疆-汉兰达车友会”正式开通微信群 为了方便大家能够更好的交流,经“游牧江南”版主的批准,正式开通微信交流群。 加群的同志们一定要遵守规章制。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汉兰达论坛汽车之家」汉兰达贴吧论坛汽车之家》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汽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由“五星用户”发布,不代表“昆山车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kscw.cn/qczs/17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