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将告别中国市场」探歌2022款最新图片报价
今天我们来聊聊讴歌将告别中国市场,以下6个关于讴歌将告别中国市场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汽车知识。
本文目录
日本品牌讴歌即将告别中国市场,讴歌这个品牌到底怎么了?
日本汽车品牌讴歌在中国售卖16年之后,宣布将告别国内市场,其中也包括一同撤出品牌旗下的经销商。其实,在2021年讴歌撤出中国市场就已经有所预兆,其在中国市场的进口车和轿车业务陆续被停止。虽然4S店还在销售之前生产的库存车,但是讴歌车型在国内其实早已停产。讴歌告别中国市场其实是大势所趋,毕竟讴歌品牌的认知度并不高,而且进入国内市场也比较困难,所以讴歌这种“小众品牌”其实很难在国内市场得到生存。
一、讴歌品牌介绍
1986年讴歌在美国创立,它属于本田汽车旗下的高端汽车品牌系列,也是日系风格的第一个豪华汽车品牌。讴歌的研发均在北美进行,一经在北美推出,其实是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所以到2006年讴歌拿着在北美获得的傲人成绩,信心满满地进入了中国市场。作为第一个旗下的日系豪华汽车品牌,讴歌主打的是以个性化和科技化来对研发出来的豪华车进行概念诠释,反映了其品牌追求完美的理念,它的目的是要用先进的技术及其专业精神来“感动”消费者。
二、讴歌退出中国市场的原因
早在讴歌进入中国市场的之前,中国就已经拥有了很多新老品牌汽车,讴歌的进入加推出的产品,也只能令人眼花缭乱,但并没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其实讴歌在北美的销量很好,由此可见,这并不是讴歌的汽车不行,它的运气也是一方面。因其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比较晚,所以它的品牌认知度并不是特别的高,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广汽本田本身对这个豪华品牌的推广度就不够,在中国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之时,讴歌这种不太受关注的车型更是止步于此。
讴歌的失败其实是长时间累积下来的结果,除了进入中国市场太晚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在共同作用。毕竟讴歌并没有事先调研过中国本土人的审美,就像买衣服一样,首先需要好看,质量才会作为次要因素来考虑。在中国,想要获取成绩机会很多,但是也很难,这就需要多方面因素共同来思考,以达到品牌自身的目标。
讴歌退出中国市场了吗?
讴歌退出中国市场了。2022年4月8日,广汽Acura官方发布公告,宣布自2023年起广汽本田将不再生产及销售广汽Acura品牌的现有产品,同时,广汽本田将通过已加入电动化销售服务网络的广汽Acura特约店,以及广汽本田相关渠道,继续为广汽Acura车主提供售后服务,保障车主权益。这意味着,2023年起本田高端品牌——Acura(讴歌)将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讴歌汽车简介:
讴歌(Acura)是日本本田汽车公司旗下的高端汽车品牌,于1986年在美国创立,其名称Acura源于拉丁语Accuracy(精确),标志为一个用于工程测量的卡钳形象,反映出讴歌精湛的造车工艺与追求完美的理念。
作为第一个日系豪华汽车品牌,讴歌以个性化和前瞻科技的“运动豪华”理念对豪华车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品牌一经推出即在北美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讴歌的车型均在北美进行设计、开发和生产,先后开发出了以TL、RL、MDX等车型为首的丰富产品线。讴歌品牌于2006年9月27日正式登陆中国市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讴歌
讴歌将告别中国市场,退出的原因是什么?
讴歌将告别中国市场,退出的原因是什么?主要还是因为讴歌这个牌子没能在中国打开市场,长期的营销失策等等原因造成的,既然占据不了中国市场,那不如直接退出来得好!
第一,品牌的认知度,在中国日本品牌的宣传上和欧洲品牌不在一个层面。中国人宁愿意相信欧洲品牌是高端品牌甚至奢侈品但是却不愿意相信日本品牌即使日本品牌技术更胜一筹。
第二,品牌文化底蕴,欧洲毕竟百年汽车制造经验而日本车显然晚一些,那至于讴歌的母公司本田更是最晚的一家制造汽车的公司(技术汽车其实是一个科技含量非常高的一个产品,按理说科技越新才越好,但是对中国人来说不这样理解)。
第三,从讴歌的产品自身来说没有贴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完全照搬美国那一套根本行不通,君不见美国的凯迪拉克在中国都是都是全部中国化的产品定位,大,再大一点,而讴歌还是照搬美国的追求产品性能,追求驾驶体验,照搬美国粗狂的内饰风格。中国市场不认可这一套。
第四,品牌的宣传推广不够。品牌软性广告文章基本上看不到,日本人做产品低调内敛的那种性格,在中国这个浮躁的汽车市场上肯定被淘汰,这个在电器上面已经被证实了(本人原日本东芝福建经理,对日本经营产品非常了解)。其实电器上面日本的技术非常先进为何被中国品牌都挤出中国市场,甚至日本很多品牌都被中国公司收购就是日本人这种经营理念造成的。
第五,主要是中美消费文化的诧异,美国人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而我们更喜欢老品牌。美国消费者更务实而中国消费者更喜欢面子上的东西。
讴歌将告别中国市场,该品牌为何在中国市场没落了?
因为这个品牌在中国的销量并不好,而且也没有能够成功的打开中国市场,再加上产品一直都没有太大的特点,品牌的知名度也不是很高,所以导致销量一年不如一年,最终就在中国市场没落了。讴歌这个品牌的知名度一直都不是很高,虽然它的定位也是在豪车行列,但是相较于其他品牌的车子,讴歌在国市场上的知名度一直都不算响亮。
所以中国人宁愿去买一些欧洲的汽车,也不愿意买讴歌。年纪比较小的国人基本上都没有怎么听说过讴歌这个品牌,也就可以说明在中国市场上,讴歌这个品牌根本就没有知名度。而且讴歌的市场品牌定位也有问题,讴歌在决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过中国的国情,他们的产品定位也并没有做好。因为之前在美国销售的时候市场反馈不错,所以在中国市场也都直接照搬了欧洲的那一套。
但是中国市场和欧美市场始终是不一样的,所以无论是驾驶感受还是讴歌的内饰中国人都不喜欢。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讴歌太自信了。几乎所有的汽车品牌在中国做推广的时候都会有铺天盖地的广告和软文,但是讴歌在决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本身时间就已经很晚了,有很多的汽车品牌早就已经抢先占领了中国市场。
讴歌这个时候决定进入中国市场本身就不是一个好时间,再加上也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广告和吸引人的,所以中国人根本就注意不到这个品牌。根据调查统计,讴歌一整年的销量也就在6000左右,所以退出中国市场也是及时止损。不过我认为讴歌还是非常可惜的,如果当初能够好好的推广策划,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做好市场调研,应该不会那么草草收场。
日本豪华汽车品牌讴歌即将告别中国市场,那么已售出汽车的售后该怎么办?
日本讴歌品牌虽然即将退出中国市场,但是销售方一直都表示已经售出的汽车也无需担心,还是会提供售后服务。而且也同样会和各地的经销商以及供应商签好合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依然会给予对应的服务,但是无数的人对此依然会觉得纳闷,相信以后在售后服务方面,真的想要尽善尽美,也会有较大的难度。一般要想解决以后的售后问题,这自然就只能够选择附近的经销商,但是这些经销商可能态度也并不会特别出色,所以就只能够选择和品牌的服务人员取得联系。
一、日本讴歌品牌退出售后服务的解决方法
本田中国负责人表示官方虽然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声明,但是广汽本田也会针对品牌进行整合。意味着即便退出也并不会放弃中国市场,在售后服务这一方面依然还会给现在的这些用户提供一些售后服务。为了能够让每一个客户不会受到影响,也会和供应商还有特约店取得联系,会妥善的安排一些相应的事宜,希望能够保证供应商的利益,不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正常使用。
二、日本讴歌品牌退出中国市场的几大原因
首先这一个品牌在当前的市场上销售量并不是很高,主要是来自于豪华品牌的打击,比如奥迪、宝马还有奔驰等等。这些大型的品牌选择降价处理,这自然就会导致日本讴歌受到强大的冲击力。另外这一个品牌在营销这方面显然是比不上雷克萨斯,所以没有办法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三、退出中国市场后,售后服务会受到影响
虽然当前广汽本田依然表示在品牌退出中国市场之后,依然会提供售后服务。只是一旦在退出之后,在售后服务这一方面自然就没有办法到位,毕竟有很多的零件也同样会开始停止销售,这就意味着售后服务这方面不会特别的完善,甚至还可能会出现售后服务时间比较久,又或者是无法准时完成等情况。
广汽讴歌被曝将退出中国市场? 官方:还在正常办公
日前,有报道称,本田旗下高端品牌讴歌将退出中国市场,目前经销商正在等厂家的最后通知。
消息称,讴歌北京唯一的独立4S店“广汽Acura北京金港店”已经正式停止销售,未来将变成迈凯轮的4S店;部分讴歌展台设在广汽本田4S店内,目前正在消化库存车。
对此,广汽讴歌回复称,我们还在正常办公。
同时,本田中国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官方这边还没有发出任何的声明,但目前有一些信息可以透露,结合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动向,广汽本田正在探讨对品牌资源进行整合。”
该负责人强调,“在售后方面,广汽本田将继续为现有用户提供售后服务。广汽本田将在良好合作的前提下,与特约店、供应商等关联方逐一沟通,妥善处理相关事宜,保障特约店、供应商利益。”
讴歌“被退市”的消息已经不是第一次传出。虽然停产和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并没有得到证实,但是讴歌品牌在国内市场正在逐渐被边缘化。
2006年,讴歌以进口车的方式引入中国,彼时在中国市场中的讴歌品牌与雷克萨斯、英菲尼迪等品牌展开竞争,遗憾的是市场认知度远不及BBA豪华品牌的市场认同,最终销量也不容乐观。2021年讴歌全年累计销量仅5762辆,同比下滑48.6%。其中,CDX全年累计销售了2810辆,而RDX全年累计卖出了2952辆。如今讴歌北京还有4家经销商展厅,都是设立在广汽本田4S店中。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讴歌将告别中国市场」探歌2022款最新图片报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汽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由“爱问答”发布,不代表“昆山车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kscw.cn/qczs/19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