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俊杰」华晨骏捷
今天我们来聊聊华晨俊杰,以下6个关于华晨俊杰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汽车知识。
本文目录
中华骏捷1.6 质量怎么样
骏捷的优缺点
优点:
1、底盘很好,过弯很舒服,外形不错,很是令我喜欢,漆面不错,质量过硬
2、性价比很高,10万的车,该有的基本件都有了,发动机油耗还可以,跑高速比较稳健,得益于好的底盘,安全性较高
3、内饰在同级别的车里还算是好的吧。宽胎,同级别的车里他的胎算是宽的阿。长轴距,同级别的车里他算是长的阿
缺点:
1、骏捷的离合器沉,油门踏板沉,玻璃升降机坏,驾驶舱内进水,后备箱进水。
2、方向盘沉,发动机噪音大,发动机抖动剧烈,在驾驶室内能明显感觉出来车在抖动。
3、车刹车踏板在怠速的时候震脚,油门在加速的时候震脚,后减震格达格达响,空调压缩机坏。
4、发动机发动时,特别是早晨,容易熄火,车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容易熄火,可怕,车内门扶手起皱,车前点烟器在过不平的路面的时候咣咣响,特别是发动机漏油。
5、汽油泵嗤嗤的响,3000转共振比较厉害,前大灯缝隙大。 优点:5款骏捷共同的优点体现在车身、空间以及基本配置上。
骏捷的长/宽/高尺寸为:4648/1800/1450(mm),轴距2790mm。厂家对骏捷的定位是A级车,但是从上面的数据来看,这个尺寸已经达到了B级车的水平,以常见的B级车马自达6为例,它的长/宽/高分别为:4670/1780/1435(mm),轴距2675mm,而骏捷的轴距要比马自达6长115mm,因此说骏捷的轴距在同级车中还是很有优势的。
轴距大的优点体现在:轴距足够大,车内空间就可以布置得比较大,相应的腿部空间以及座垫长度都可以达到比较舒适的程度。
在最低配的骏捷身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其配置方面的优点:前排安全气囊、ABS+EBD+EDS(电子限滑差速器)、前后盘式制动等安全配置在许多同级车中还属高级配置,而将它们装配在入门级的1.6排量车型上,足以看出整个骏捷车系在安全配置方面的优势;此外,舒适性方面还配有驾驶位可调腰部支撑、前后座椅头枕、单碟CD+8声道扬声器,在稍高价位的几款骏捷上,还有倒车雷达、电动天窗、座椅加热、带MP3功能的CD播放器等等配置。
缺点:5款骏捷共同的缺点主要在做工方面。
做工是中华品牌产品比较常见的问题,从最早上市的中华轿车,到正在销售的尊驰,以及将要上市的骏捷,都不能避免。
在已经到店的样车上,我们可以看到发动机舱布置的不是很紧凑,发动机到前格栅之间还有不少空间;缝隙还是比较多,包括后备厢盖、车门与中控台之间等处;有些地方还有较明显的螺丝钉露出来。
下面我们逐款分析骏捷的特点:
1.6MT舒适型
骏捷车系的入门车型,搭载4G18发动机,最大功率74Kw,最大扭矩134N•m,整备质量1390Kg,因此动力成了这款车的最先要面对的问题。
华晨骏捷 1.6 比亚迪 F3 哈飞赛豹
整备质量( kg ) 1390 1200 1180
最大功率( kW/rpm ) 74/6000 73.5/6000 74.2/6000
最大扭矩( N • m/rpm ) 134/4500 134/4500 133.4/4500
油耗( L/100km ) 6.5 ( 90km/h ) 5.5 ( 80km/h ) 5.4 ( 90km/h )
对比同级别的竞争车型,我们可以看出,同是使用4G18发动机,赛豹与F3的整备质量都在1200Kg左右,相近动力参数,整备质量方面的差距在动力表现以及油耗方面都会有影响。(详见对比看骏捷1.6L发动机:4G18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这款车的配置是5款骏捷中最基本的,毕竟它的定位是经济型家轿,没有侧气囊、没有倒车雷达、没有天窗、也没有MP3功能,但是它所配备的配置都是比较实用的,华晨通过减少一些安全配置和舒适配置来达到了提升1.6骏捷性价比的目的。笔者预计这款车在同级车中的竞争力将会很强,如果有消费者弃而求其他的话,那很有可能是受到4G18发动机动力的影响。
1.8MT舒适型 1.8手动舒适这款比1.6手动舒适型,仅仅是在动力和车轮方面做了变动:搭载4G93发动机,最大功率100Kw,最大扭矩165N•m,铝合金轮毂,205/55R16轮胎。至于配置方面,1.8手动舒适型与1.6手动舒适型是一样的。
这款车比1.6车型最明显的改动就在于使用了4G93发动机,动力性能方面得到了很大改善,其动力参数甚至超过了奇瑞的A520发动机,也超过了2.0排量骏捷的参数(最大功率95Kw),国内自主品牌的1.8排量发动机,以华普为例,JL481Q最大功率仅为83.1Kw。虽然整备质量(1415Kg)仍然高于同级车,但是从时速90公里等速油耗来看,7L的数值已经同竞争对手相当接近,相信实际油耗不会差距很多。
如果说要预测哪款骏捷卖的好的话,笔者的选择之一就是这款车了。配置适当、动力有改善,性价比要比入门级的1.6骏捷高,对于打算出手骏捷、对舒适性要求不高的消费者,这款车将是不错的选择。
1.8MT豪华型 同是1.8排量车型,搭载4G93发动机,1.8手动豪华型比舒适型的变动体现在各种配置方面。
1.8手动豪华型增加了侧安全气囊、倒车雷达、电动天窗、自动空调、真皮座椅,同是单碟CD,在1.8手动豪华型上面还增加了MP3功能。可以看出,豪华型比舒适型在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都有很大提高,所增加的配置如侧气囊、天窗、自动空调、真皮座椅都是许多消费者在购车时特别考虑的方面。
因此,可以说豪华型除了动力不错以外,还通过各种舒适性配置来吸引消费者。在同样动力的条件下,豪华型比舒适型更适合那些愿意为舒适性多花一些钱的消费者。笔者预计这款车的销售情况将会仅次于1.8MT舒适型。
2.0AT豪华型 这款车使用的是4G63发动机,最大功率95Kw,最大扭矩173N•m,整备质量1475Kg,从这个数据上看,2.0骏捷的动力性要比1.8骏捷有很大降低。配置方面,比1.8豪华型也仅仅是增加了驾驶位座椅电加热、真皮方向盘和手动后窗帘。由此看来,这款车的性价比要比1.8豪华型低,降低了动力,只是增加了一些可有可无的配置。作为骏捷车系的一个边缘车型,这款车与在售的尊驰形成了干涉,因此笔者预测这款车的销售情况将不会比其他几款骏捷好。
更值得注意的是,骏捷2.0符合欧二排放,就是说这款车在通过国三排放之前,将不能进京销售。笔者在同厂家的工程师交谈时得知,对2.0骏捷的排放改造正在进行之中,但仍未完成。
1.8TAT尊贵型 这款车是骏捷车系的顶配版,搭载了骏捷的最强动力BL18T,最大功率125Kw,最大扭矩235N•m,最大扭矩输出范围2000-4500rpm,整备质量1465Kg较2.0骏捷要轻,最高时速可达210Km/h。从最大扭矩输出范围可以看出,这款发动机的优点在于低速扭矩比较大,起步快,加速效果好。
配置方面,1.8T同2.0骏捷是一样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都很不错。
国内自主品牌中,骏捷是首例采用1.8T发动机的,而其他采用1.8T发动机的车型都属中高档轿车,在价格方面骏捷有较明显的优势。
据悉这款车并不会同其他几款骏捷同时开始销售,北京某4S店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1.8T的骏捷最快也要到06年年底到店,因此期待这款车的消费者需要等一段时间了。 总结说来,5款骏捷中性价比最高的应该是1.8MT舒适型,紧随其后的是1.8MT豪华型,价格最低的是1.6MT舒适型,动力最强劲的是1.8TAT尊贵型,相信通过上面的解读,消费者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款骏捷。
f3和骏捷选哪个,都有什么优缺点.谢谢
华晨骏捷于06年2月18日下线,同年3月18日宣布正式上市,车型包括从1.6、1.8到2.0、1.8t四个排量的七个车款:1.6手动标准型、1.6手动舒适型、1.8手动舒适型、1.8手动豪华型、2.0自动舒适型、2.0自动豪华型、1.8t手自一体尊贵型,价格区间从8.58万元到12.88万元,其中1.8t车型并没有公布价格。
骏捷的前脸继承了华晨车系的风格,采用了“中”字型的发动机隔栅,一体式进气口及鹰眼型的大灯动感十足。
骏捷的尾灯相对位置较高,有车友评价“类似宝马”,尾灯在后备厢盖上也有布置,层次感更加清晰。
天窗并不是全车系都有的配置,仅在1.8手动豪华型、2.0自动豪华型、1.8t手自一体尊贵型三款车上配备。
骏捷在1.8手动豪华型、2.0自动豪华型和1.8t手自一体尊贵型三款车上面配有真皮座椅,而在其他车款上采用的是针织座椅。
骏捷全系车型采用丝绒内饰,并在除1.6手动标准型外的其他所有车款加有桃木装饰,还在1.8手动豪华型、2.0自动豪华型和1.8t手自一体尊贵型三款车上配有真皮装饰。
骏捷最低配车型配有驾驶员安全气囊、abs+ebd+eds制动系统、前后盘式制动、动力转向、发动机防盗、遥控中央门锁,电动外后视镜、前后雾灯、电动车窗、腰部支撑、前后座椅头枕。
在高配车型上,还配有副驾驶员安全气囊、侧气囊、倒车雷达、自动空调、带mp3功能的音响系统等安全及舒适性配置。
f3是比亚迪汽车下线的一款a+级乘用车,于2005年4月16日正式下线。同年9月22日在山东济南召开了上市发布会,并一同公布了前期上市的四个车款。
f3的设计理念是借鉴了日、韩系汽车发展的成功经验及模式。“mm”的设计理念(即表示人能够享受车内空间的最大化,车必须的机器占有空间最小)。贯穿f3设计始终。
正如上面厂家说的那样,从f3车型本身就可以看到以丰田花冠的前脸、飞度的尾部、威驰腰线的影子。前期比亚迪针对f3推出的四个车款分为了标准、舒适、尊贵、旗舰四个车款。售价区间从7.38万到9.98万。
从厂家公布的相关资料来看,f3的外观模具生产线来自知名的日本狄原公司,并且全程的车身检测工作也是交给了日方来做质检工作。它的车身喷涂工艺来自德国杜尔涂装线,目前已知的国内拥有这条喷涂生产线的还有奇瑞和上汽大众。上述列举的“名牌”效应,虽不能表明f3有多么出色,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比亚迪针对f3是下了重筹码的。
似乎对f3的外观也无过多介绍之处,论漂亮与否就像前面厂家介绍的那样,借鉴了日、韩系车的成功设计。而在动力与悬挂部分,前面提到的四款配置不等的车型都是采用了东安三菱生产的4g18排量1.6l采用顶置单凸轮轴(sohc)、四缸16气门发动机。
像之前比较熟悉的东南菱帅和哈飞赛豹也都是用的这款发动机。要说这款发动机技术有多新、名气有多大,难以与日系丰田的vvt-i或者是本田的vtec技术相提并论,但论在目前国情下、自主品牌以价格取胜的今天,无疑4g18是个不错的选择。首先经过多年的国产经历,技术虽老但很成熟,同时在它身上省油、经济的特点也是消费者予以认可的事实。此外维修成本的相对低廉、相对完善的维修网络也使其竞争优势进一步得到体现。另据厂家介绍后续的也会推出排量1.8l、2.0l的f3,虽没有提及会采用哪两款发动机,但笔者对此的判断则很可能会实用沈阳三菱生产的排量2.0l的4g63发动机和东安三菱前段时间刚刚国产下线的4g93排量1.8l发动机。
在内饰设计环节从布局来看,完全也是走的丰田花冠的路线。不敢说它的内装工艺有多精致,但从细节着眼,对接缝的间隙控制f3表现还是比较均匀的。整车内部也是采用了灰色与米色的强调视觉落差的对比主色调,还辅助了以中控台部分为代表的银色仿金属材料。整体感觉虽然属中庸表现,可看去也算顺眼。起码在细节部分没有出现像某些竞争车型那样有明显的纰漏出现。
如果要我个人推荐,我会推荐俊捷!两款车都是国产自主品牌车,但模仿的车系明显不同,俊捷模仿的是德国车系(虽然用的是日本品牌的发动机),f3则模仿的是日韩车系。两者之中我个人比较欣赏俊捷的外观,所以个人推荐俊捷。
想买俊捷车不知怎么样
骏捷是一款融汇欧洲造车理念,源自宝马血统,得到保时捷技术支持,由中欧专家倾情合力打造的经典家轿。骏捷采用了意大利宾法公司的设计,融西方的动感尊贵与东方的圆润大气于一体,因为外形酷似宝马而被不少车民称之为“小宝马”、“中国式宝马”。
自从在2005上海车展初遇骏捷,就有点对它念念不忘,与当前众多互相抄袭的自主品牌车相比,骏捷此次由宾利法连那出手设计的造型的确是迷倒了许多人。想不到一年后,在这个西方情人节的日子,我再次与骏捷在上海相遇。骏捷的造型被许多人喻为“中国宝马”,因为它的设计元素的确与同为华晨的宝马新3系有很多相似,但再次见到骏捷实车,那种印象并不一样。原因是骏捷轴距达到了2790mm,不仅超越了凯越、标致307这一级别,也超越了本田雅阁的2738mm。相对于宝马3系那种干炼的运动造型,骏捷更有一种豪华大车的感觉。
长轴距带来的好处就是后座宽阔的空间,在十几万的同级轿车中鲜有对手。最令人难忘的是后座椅,不仅真皮的手感极好,而且软绵绵的就象家里大厅的大沙发,舒适得催人入睡。可惜的试车的时间有限,没能感受到这副座椅在各种路况下长途行驶中的舒适性。
从停车场取骏捷的时候,旁边刚好有一辆帕萨特,其固特异EAGLE NCT5 195/65R15的轮胎明显比骏捷的要小一圈;仔细一看,原来骏捷装备的竟然是固特异EAGLE NCT5 205/55R16。同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尽管骏捷也有电动8向可调带电加热座椅,8扬声器音响等豪华配置,但总的来看骏捷并非以“豪华设备”来哗众取庞,反而是类似“整车重要部位采用双面镀锌钢板,同时采用空腔防腐注蜡工艺,车身寿命达到8到10年”更加讨人欢心,这点看来骏捷颇有欧洲造车风格。
说到中华车的做工,就令人想到以前M1糟糕内饰,但作为M2的骏捷,厂家显然已经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可以说其做工质量已经超越所有自主品牌的车型,特别是车身工艺令人赞叹,而内饰做工也比以往的中华车提升一个级别:材料的档次和做工都很有档次,各种按键排布也是十分合理,挑剔之处就是内饰面板接缝仍嫌过大,特别是后座靠背与座垫之间的缝隙之大,足以掉下一部手机。
操控是德系车风格
GDI技术的4G93 DOHC引擎低速运转时非常安静,没有以往国产4G63、4G64等的“呼呼”高频声音,除了这副引擎的质素外,骏捷的优秀隔音也起到重要作用。油门踏板调校得很有韧性,轻踏油门引擎转速马上就有了反应,高转时引擎声线很有运动风格。100Kw的动力输出数值上并不弱,但实际表现只是足够,而要想获得强劲的推背感是不可能,相信是受到1415Kg的车重影响,因为骏捷与一些1.8L排量的日韩车相比差不多重了200kg。因此追求运动的买家,很可能要等等迟点下线的1.8TCI涡轮增压引擎版本。
5档手动变速箱表现中规中矩,另外我们更发现引擎与变速箱配合并非很完善,加速过程也不算顺畅,甚至是顿顿错错,严重影响了动力的表现。厂家解释由于时间紧迫(我们试车是在2月18号新车下线前),这辆试装车在运输途中更是遇到了大雪封路等麻烦,因此表现不好相信是试装车的个别现象。对此我们也表示理解,相信正式生产时骏捷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相对动力,骏捷的底盘就给了我们惊喜,骏捷那种扎实的行车表现令人难忘,很有德系车的风格。为保证其操控水平,骏捷不惜成本的用上了后多连杆的悬挂设计,而且调校方面得到保时捷公司的帮助。悬挂总体风格是偏向硬朗,但舒适性还是不错,底盘在过弯和高速变线时表现出色,轮胎也非常抓地。事实上资料显示骏捷的车身的静刚度达到19000Nm/Grad以上,车身与底盘的连接结构动刚度达到10000N/mm以上,这对整车操纵、行驶稳定性和主动安全性都有很大帮助。总体来说,骏捷的操控水平已经超越了同级的日韩车。
中华仍需努力
历时3年开发的中华骏捷是很有“诚意”的一款全新轿车,实实在在的在底盘、车身、动力和调校上下功夫,而且机械设计规格之高甚至超越了同级国外品牌,安全方面更是让人放心,这些正是我们欣赏和推崇的主要方面。
骏捷已经具备一辆好车基本的条件,但市场表现如何并非靠我们去说,而是经历时间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考验,相信这方面骏捷一定能吸取中华M1就失败的教训,让人们重拾对中华的信心。
网友试车:
我的骏捷是4月28日在沈阳华晨工厂里提的车,97800大洋,去的时候都要下班了,没时间挑车,也没的可挑,购买人的名字早就在华晨工厂登记了,提那台车,人家早就定好了,我的车是我自己从车间里开出来的,感觉不错,同去的朋友说,有点产房门前的感觉,在华晨工厂的新车库骏捷车,也就10多台,办完手续出来,先加油,300大洋,没太满,开始上路,从华晨工厂开到西塔,引来羡慕的目光无数.有5人搭话询问,3人立起大拇指,心里很舒服.个人感觉车不错,动力可以,外观很好,制动给人很大的信心,减震舒适,不足的地方是起步有点慢,方向沉,但在此价格的基础上,还可承受.在沈阳呆了3天,在路上经常有人询问,有一开奔的哥们,问我这是什么车?我说 换吗?哈.....各种手续办好,上路回天津,走京沈高速,保持80-100之间.休息了3次,用了9个小时,还可以吧,高速体验了此车的稳定性,和很好的操控性,给人很大的信心,我开过jd, qy, stn ,和老款的皇冠2.8,感觉只有皇冠2.8能给我相似的信心,这几天在天津,也是引人注目,甚至停好车后,有人围观,我的骏捷在天津应该是第1台,现在在沈阳也很少的.说一下油耗吧,提车时表是16公里,加油300大洋,在沈阳跑到表是521公里,回天津前加油200大洋的,到天津表是1167,油表显示还一半的油.这几天又加了200大洋,现在在表是1678公里,油表显示还有一半的油, 加油700元-剩余大约150元的油.550的油跑了1678公里,应该是8个油吧,绝对可以接受,目前我对该车是满意的,不知道4S的售后服务怎么样.以后有时间在把陆续的用车感受告诉大家,支持国货!!!
参考资料:http://auto.sina.com.cn/salon/HUACHEN/junjie/sub_brand/Junjie.html" http://auto.sina.com.cn/salon/HUACHEN/junjie/sub_brand/Junjie.html
华晨中华骏捷FRV 1.3 的油耗是多少 ?
官方公布的手动挡百公里经济油耗为6.3,华晨选用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三菱4G18发动机,几年前这台发动机可是国内自主品牌的不二选择,相信大家对它的表现都已心中有数。近几年随着新车的不断上市,4G18在技术和动力水平上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但凭借其成本低、耐用及便于维护的特点仍被广泛使用。对于FRV这种并不以运动为最大卖点的“大众车”来说,少几马力也无大碍,养护费用和经济性更关键。在经过100多公里的油耗测试后,FRV给我们交出了漂亮的答卷——百公里油耗5.92升。成绩固然可喜,但也和路况不无关系,测试的全程基本都是城镇公路,路况较好,并未遭遇大堵车,再加上一段高速公路行驶,始终保持较高的平均车速。即便如此,不到6升的成绩也很令人满意。除了路况占了优势,FRV的5速手动变速箱宽泛的齿比也帮了忙,在5挡上高速行驶时,发动机的转速要比同级别的4AT车型低几百转,当然省油。
12万能买个什么车?轿车
别克凯越是很不错的,而且质量比日本车好
别克凯越基于通用汽车全球平台。它的外形出自全球三大汽车设计公司之一,拥有73年设计史的意大利p in in fa r in a,用亲自领衔造型设计的首席执行官m r. ram ac io tti自己的话来讲:就是要打造一款“融入欧洲风格”的全球车。
安全方面:
说起别克轿车的特点,恐怕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其几乎“固若金汤”的安全和“与世隔绝”的安静。别克凯越,这一家族中的新贵,延续别克“安全+安静”的神话,在这两个单项中称冠于中级车阵营。全封闭承载式车身结构(su iv iva lzon e),双全镀锌高强度钢板,迅速分散撞击能量,有效保护乘客,获HHS美国道路安全保险协会安全评价最高等级。
动力方面:
别克凯越发动机来自有百年汽车制造史的澳洲王牌———HOLDEN(霍顿)公司,其发动机出口四大洲,是通用汽车动力总成的全球主力供应商。德国ZF电子四速变速箱是变速箱的权威。
配置方面:
别克凯越人性化先进配置:冷藏功能手套箱、带雨水传感器的雨刷、四向可调节方向盘、方向盘音响控制按钮、六喇叭环绕式高级音响、抗手机干扰的6CD内置播放、电动天窗、电动调节外后视镜、双安全气囊、电动双层天窗、带EBD的四回路ABS等最醒目的硬指标一个也不少。在别克凯越的配置表里,除了以上的不凡之处,还有“冷藏功能手套箱”、“油门遥控开启装置”等独特而体贴的小小配置,令人想起这样一句俗话:科技,以人为本。
别克凯越的内饰设计很自然地沿袭了其外观的欧陆风格,在整体布局上,“双H水平主轴”以贯穿车厢的木纹勾勒出座舱的水平主轴,再用褐色、米黄色这一双暖色搭配,组成内饰的主打色,同时赋予座舱温暖的家居感觉,描绘出一种亦商亦家的内饰氛围。空间,是别克凯越的独到之处。宽敞是必然的,超过4.5米的长度、跨过1.7米的宽度、企及2.6米的超长轴距,即使在欧美市场也丝毫不显局促。别克凯越的独特在于其对空间魔术般地运用。很难想象就在这乘坐者触手可及的小小方圆,可“藏匿”多达16处的储物空间。
至此,上海通用定义这部中级车的目标消费群清晰可见,呼之欲出--务实、进取、强劲。他们有消费中级车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别克凯越的文、质俱佳--外在气质与内在修为皆为上品。
骏捷
如果中高档汽车消费客户购车时,要我帮他拿个主意的话,我会力荐华晨骏捷,理由有三:一是审美大气,经久耐看;二是实用可靠,物超所值;三是感情亲近,为国扬威。 一般说来,凡是能够与“大气”沾边儿的物件,不管是消费品,还是工艺品或建筑,都有一种“不怒自威”的威严,譬如钢琴,譬如中国结,譬如紫禁城,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你心情好与不好,只要“它们”出现在你的视野里,都能让你有一种下意识的“自敛”行为。说俗一点儿,就是能“震”得住人。刚刚上市的华晨骏捷就是这样的车,虽然不是很抢眼,却耐看,越看越好看,越看越美。 接下来就是实用。审美上占了先的“物件”,若是价格贵得吓人或门槛儿太高,也不是什么人都敢问津的。还拿钢琴举例,大多数平民百姓都知道它是个好物件,却不会轻易动心思,原因就在于不实用。除非是“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一心想让自己的子女成个贝多芬或肖邦,再穷都会从牙缝儿里省出钱来买一架。否则,再漂亮再大气的钢琴也只是个摆设。华晨骏捷却绝对算不上“摆设”。它的高配置高性能高起点,都与它的低价位不成正比,懂得成本核算的人甚至还要为它捏上一把汗。因为,它太值了。不仅是物有所值,而且是物超所值。 对于小康人家来说,花个十来万买上一辆“骏捷”,怎么说都够不上个“贵”字。有了“实用”垫底儿,“大气”带给人的优越感,就不是“拔高”或虚头巴脑的“显摆”了,而是买着放心,用着舒心,看着可心。想想看,如此物超所值的汽车,能不作为小康之家代步工具的首选吗? 当然,光有这两条还不够,还得看看感情上是否符合咱的民族口味,是否能够体现“以热爱祖国为荣”的价值观,而华晨骏捷恰恰又具备了“既有知识,又有产权”(完全是由华晨人主导,中方设计人员全程参与造型设计和工程开发)的特点。往大了说,这个特点叫做代表了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方向。往小了说,叫做给咱中国人“长了脸”,想想都觉着心里头有一股子豪气。 我以为,汽车之于消费者来说,似乎也有个类似的“意识流”问题,除了文明落差之外,其中确有一个喜欢和不喜欢的“缘分”门槛。因此,我虽然在此力荐华晨骏捷,为它鼓劲加油,却左右不了消费者的喜好。实际上,为华晨骏捷鼓劲加油,就是在为咱们中国的汽车工业鼓劲加油,因为华晨人所走的路,起点与实力相称,方向与主流合拍,车情与国情吻合。 华晨骏捷刚一上市,各地就纷纷报捷,出现了热销势头,重庆车市甚至还出现了排队预订现象,真可谓前程似锦。 我相信,华晨人凭借“骏捷”在产品品质、工艺设计、安全性能、操控舒适方面取得的“四大突破"(在产品品质上,华晨金杯联合德国保时捷公司为骏捷进行底盘技术调校;在工艺设计上,华晨金杯与意大利宾西法尼亚公司造型合作,并与BMW涂装共线生产;在安全设计上,经英国MIRA公司认证,骏捷的安全性已经全面超越国家安全标准;在舒适性上,悬挂系统经保时捷公司精心调校,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不良路面的影响,保证了最佳稳定性),一定会重振雄风,在狗年“旺旺”的中国汽车工业之林中,成为一名出色的“排头兵”。
新标致307
本田思迪
三菱蓝瑟
三菱蓝瑟
想拥有一辆车
骏捷工艺篇:良工不示人以璞
一款家用轿车的档次除了从设计上体现,工艺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外型设计美仑美奂,做工跟不上也是枉然。在目前的国产汽车品牌中,工艺精细度不高已经成了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瓶颈。骏捷全方位引入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和工艺,打造出一款精工细作的典范,从而将改变人们对自主品牌汽车工艺落后、品质粗糙的固定陈见。
1、骏捷的“空腔注腊”技术
汽车车身在造出来之后,要经受五到十年甚至更长的考验,在这期间,环境可能很恶劣。生锈(被氧化)是众多金属的基本化学特性,在常温下就会慢慢发生,特别是汽车常用的钢铁材料,一旦生锈,产生的氧化铁会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造成更严重的锈蚀。从材料上讲,只要在用钢材,就没法避免生锈。镀锌钢板也不能完全防止生锈。
汽车的防锈处理主要集中在车身上。在制造过程中的车身称为“白车身”。白车身在制造过程中,使用“阴极电泳涂装”进行了防锈处理,但这并不能防止内腔锈蚀的发生。
汽车车身中有许多的空腔,这些空腔对于增加车身强度和减小车身重量非常重要,在普通的防锈涂装过程中,这些空腔是没法处理到的。为了防止这种电化学腐蚀从空腔内部发生,技术人员发明了内腔注蜡技术。
简单的说,空腔注蜡就是在车身底部四个空腔中打入一定量的液态蜡,经过特定工艺流程使留在车身空腔内部的蜡形成均匀的保护蜡膜,令水滴无隙可入,保证了整车良好的防腐性能。
在制造带有空腔的部件时,一般预先已经留好注蜡孔。注蜡孔一般很小。而在纵梁这样的部位,根本就没有专门开孔,而是在纵梁的顶端进行喷注。经过了焊接之后的白车身,在进行基本防锈处理之后,就进入了注蜡的过程。注蜡工艺的一开始是用热风吹,一般这时的温度在85度左右,比洗车时的热风温度要高。全车身加热完毕后,将专用的内腔防锈蜡加热到115度,用专用的泵向预先留的注蜡孔注入已经溶化的蜡,并保持一定的时间让多余的蜡液自动流出。最终蜡膜的厚度在几百微米左右。然后进入冷却区用冷风吹至常温。最后,将所有注蜡孔全部封死。
大众是国内第一家引入空腔注蜡技术的汽车生产商。用120公斤蜡注入车身空腔,经过一定时间,最后残留在车内的一公斤蜡在空腔表面形成均匀的保护膜。
空腔注蜡技术不仅很好的保证了车辆的抗-腐-蚀-性能,并且也提高了车辆在行使时的稳定性,但新技术并不十全十美,毕竟注蜡技术使得车身自重有所增加,因此在行驶时的油耗也相应的有所增加,使得整车的燃油经济性稍差。
骏捷采用了空腔注腊技术,根据骏捷车身的规格,初步估计,空腔注腊使骏捷的重量大约增加了1.5公斤。
2、选料考究 赢在源头
骏捷的突破首先体现原料和零部件的供应环节,关键零部件全部由国际知名供应商提供,确保了零部件的质量及整车的品质。同时,骏捷还启动了供应商的同步工程,使这些供应商在早期就参与到设计开发工作中,有效确保了零部件的质量和后期匹配度。
骏捷的车身钢结构全部选用高强度钢构,其钢性和韧性均达到了非常高的技术标准,使得车身的静刚度达到了19000Nm/Grad以上,车身与底盘的连接结构动刚度达到10000N/mm的高水准。这种钢构的应用不仅能有效地保护乘坐人员的安全,还能使整车操纵、行驶稳定性和主动安全性大幅提高,并且有效的衰减了噪声,基本消除了低频噪音。
骏捷整车外壳采用了只有高档轿车才使用的双面镀锌钢板。相对于普通碳素结构钢板,这种高强度钢板拥有更好的强度和延展性,抗动态冲击特性也更优秀。同时,双面镀锌钢板相当于在整车套上了一层防护膜,耐腐蚀的时间延长了,车身强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3、顶级技术 浑然天成
引进自德国SCHULER公司的高科技的冲压设备和工艺,使得华晨骏捷车体天衣无缝,更加坚实耐用,属于世界顶级生产线。所有冲压关键模具均为意大利ITCA和日本FUJI设计制造,确保冲压出的产品精细度达到最高水准。
华晨骏捷还从德国KUKA公司引进车身焊装生产线,采用了大量机器人激光焊接设备,自动化程度极高,并可以实现多车型的混流生产。从技术的角度讲,采用双面镀锌钢板焊接时极其容易产生气孔的,但是骏捷应用了激光拼焊这种高端技术攻克了这个难题,实现了高精密焊接,更将焊接强度至少提升了40%以上,顶盖与侧围之间采用零间隙激光焊,视觉和品质都有提升。骏捷在车体等重要部分还特别应用空腔防腐注蜡工艺,使整体车身寿命延长到8-10年。
在涂装工艺上,骏捷和宝马共线,全套喷涂设备均从德国DURR公司引进,自动化程度超过70%,涂料全部由德国BASF提供,确保了漆面质量,并且达到了零污染标准,使得华晨骏捷实现了同级别车最优异的车身外观和防腐防锈性能。
在总装线上,骏捷拥有德国KUKA自动化前后风挡涂胶机器人、德国ATLAS公司的车轮总成拧紧机、美国GRACO公司的加注机等先进设备。自动化联线设备由德国KUKA公司的机器人系统组成,关键零部件实现100%的自动化精准生产,且各生产线之间协调无间。
4、宝马标准 精益求精
骏捷从研发到制造各环节得到了宝马、保时捷技术人员的强力支持,在生产过程中每周都邀请宝马公司技术专家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监控,以保证成品达到宝马标准。
骏捷的所有检测指标均以宝马的标准为依托,体现了德国式的严谨作风和“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的精益生产理念。骏捷的测量中心拥有诸多世界顶级检测设备,其中包括三个大型座标性测量机等先进设备,可以对整车进行完整的检测,CUBBING检测设备引进自德国,这种CUBING检测手段采用航空材料制造的标准样车,零部件可以一次完成装配检测;零部件、白车身检具,令每个零部件都经过检具的严格检测,保证每一个零件的质量都能达到标准;整车末端检测线从德国SCHENCK公司引进,每台骏捷车都要经过这个末端设备严格的检测,并通过了高压淋雨、路试等严格的检测。最后,每一辆下线的骏捷还要通过采用德国质量审核标准的AUDIT审核,保证整车的完美品质。
骏捷在生产上实现了与宝马的共线生产,应用了顶级生产设备精工打造。这些生产设备在世界汽车制造业中均属于高端。
华晨骏捷的车身冲压工艺采用德国SCHULER公司设备,使车体达到天衣无缝,利用力学上的“薄壳原理”,最大程度增加了车体的坚固性和安全性,关键模具全部由意大利ITCA和日本 FUJI设计制造,以赛车用部件水准要求,精密程度远远超过国家标准。自动化连线设备由德KUKA公司的机器人系统组成,使各生产线之间协调无间,最大限度的优化生产资源,关键零部件实现100%自动化生产,是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生产线之一。有了设备上的支持还不够,为保证能达到与宝马相当的工艺水准,华晨还每周与宝马公司的工程师进行技术交流培训,以及对设备进行调校模具检验。
由于骏捷与宝马共线生产,因此全套喷涂设备也均是从德国DURR公司引进,自动化程度超过70%,DURR集团在全球汽车涂装和飞机涂装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克莱斯勒等国际知名的豪华车生产线均采用其喷涂线。涂料全部由德国BASF提供,确保了骏捷的漆面质量,并且达到了零污染标准,使得华晨骏捷实现了同级别车最优异的车身外观和防腐防锈性能,因此骏捷的喷涂质量完全是可以和宝马媲美的。
顶级设备造就出顶级品质,骏捷在生产工艺上用制造豪华车的标准来要求,力求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相信有了世界先进设备的工艺水准,华晨骏捷定会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经典车型。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晨俊杰」华晨骏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汽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由“爱问答”发布,不代表“昆山车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kscw.cn/qczs/2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