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斯让」罗曼格罗斯让
今天我们来聊聊格罗斯让,以下6个关于格罗斯让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汽车知识。
本文目录
撞击、大火,是什么救了格罗斯让
就算不关心F1这项赛事的朋友,最近几天应该在各大平台看到了F1巴林站中,车手格罗斯让的史诗级事故。格罗斯让的赛车在与科维亚特赛车发生碰撞后,全速撞向了赛场边的护栏,以53G的撞击力度撞穿铁护栏并发生断裂,泄露的燃油引发大火瞬间包裹赛车。 接下来的的一幕也是非常惊心动魄,追击车驾驶员Alan Van Der Merwe迅速前往援救,赛道安全工作人员用干粉灭火器给格罗斯让开出一条路,在短暂的挣扎以及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格罗斯让终于逃离火场,从撞击发生到离开赛车,仅28秒。 被送往医院接受借料的格罗斯让确认只是手部脚部轻度烧伤,几日休养即可出院。 在如此重大的碰撞事故中得以逃生,格罗斯让是幸运的,但这一切,除了需要感谢现场冒着大火救援的工作人员,同样要感谢自赛车诞生过百年来,所有为赛车安全付出精力和时间甚至生命的人们。 车辆安全可以说实在摸索中前进,在第一辆汽车出现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汽车安全是什么,但是当第一位驾驶员因为驾驶汽车而失去性命的时候,人们开始思考,汽车应该如何设计才能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危险。 切特·米勒(Chet Miller)1953年事故 1950年F1刚开始举办的时候,当时的赛车完全是为了速度而生,也仅为了速度而生,没有人去思考安全这件事,也没有人意识到需要做些什么让车辆变得更安全,甚至连头盔都不是强制使用(后来直到1952年才正式强制使用头盔,而且并不是全盔),因为汽车安全性以及安全意识、规则等等的不足,在比赛举办的前十年内,就有十几位车手在比赛中丧生。往后的十几年也是不断有车手在比赛事故中失去生命。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每十次事故中就有人死亡或重伤。在1980-1992年期间,死亡人数和每次事故的重伤率明显下降,降至每250人中不到1人。那么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F1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格罗斯让在这么重大的事故中可以逃生。 FIA在赛道安全、驾驶员安全以及赛车安全等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这些年的F1的变化,也正是格罗斯让能顺利在大事故中逃生的重要铺垫。其中包括了非常重要的安全配置,例如头盔、防火服、单体座舱、安全车、追击车、赛道缓冲墙(TechPro)、头枕、HANS、Halo等等等等。 其实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现代F1的开端就是始于安全提升为核心的一次推进。1994年圣马力诺大奖赛中,世界上最伟大的车手艾尔顿·塞纳(Ayrton Senna)在比赛事故中去逝,这对于F1这项赛事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同时也对赛事安全再次敲响警钟。 塞纳去世后,国际汽联成立了专家咨询安全委员会,以研究和改善赛车安全,并任命沃特金斯担任主席。 沃特金斯(Watkins)是世界顶级神经外科医师之一,自1978年以来一直在一级方程式赛车圈中工作,也是当时布拉汉姆车队的拥有者。 (左:塞纳;右:沃特金斯) 安全委员会与汽车工业研究协会合作,目的是为了增强汽车的防撞性能和约束系统,并改善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在委员会的推进下,赛车的碰撞测试更加严格,头盔和赛车服的新安全标准以及最终推出的HANS设备作为所有国际赛车比赛中的必备。委员会还致力于提高赛道的安全性。这也导致世界各地赛车场发生了许多变化,包括了防撞栏、缓冲区和赛道旁的医疗设备。 但是不幸的是,在2014年,也就是塞纳去逝后的第二十年,比安奇在赛道上发生严重事故,并在治疗一年后最终去世,这是在1994年以来,第一个在F1赛场上发生事故并因此死亡的第一位车手。因为这场事故,FIA加快推进了Halo的诞生。 格罗斯让的碰撞事故可以说是放在整个F1历史上来说,都算得上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庆幸的是最终他只受了轻伤。到底是什么救了他的命,但当中又有什么地方出现了bug。 首先事故发生的第一点是碰撞,在与科维亚特发生碰撞以后,格罗斯让赛车以221km/h的速度撞向护栏,赛车解体,同时座舱插入到了路边的护栏内。其次是在碰撞发生的几乎同时,赛车的油箱发生泄漏,并瞬间着火。在半分钟内,救援人员到位进行拯救,车手自行爬出车外。 这里涉及到了赛车的碰撞安全,车手的装备防护,以及赛道的缓冲区安全以及事后救援等几个方面。 如何保证赛车在发生严重碰撞过后,乘员舱最大限度保证完整是最重要的事情,在F1赛车中,1981年就引入了单体座舱设计,驾驶员的驾驶室就是布置在单体座舱中。随着刚性设计和材料学的改进,单体座舱能承受的撞击力度越来越大,几乎是坚不可摧的。 2018年赛季加入赛例的Halo系统保证乘员舱顶部的空间,加入了Halo以后的F1赛车座舱就像一个笼子,可以从多角度抵抗外界物体对车内人员的冲击。 格罗斯让的事故中,座舱是在分体后卡进了铁护栏中间的,如果没有Halo,护栏很大几率直接触碰到驾驶员。同时没有Halo,就算护栏没有伤害到驾驶员,那么也许也会阻挡驾驶员的逃生空间。而Halo在这里就很好地“推开”了护栏,给乘员留出逃生空间。当时对于Halo影响逃生空间的疑虑在这里也变得不值一提。 (2018年比利时站) 然后是在受到剧烈的冲击后,如果保证车内部件不会对驾驶员造成伤害,其中头盔、六点式安全带、HANS与溃缩式转向柱的搭载在这事故中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然后是车手的防火服,以及全身的阻燃材料装备,这些装备都是带有杜邦的Nomex涂层,它可以保证耐火性并能防止热量的传导,在600-800摄氏度高温下坚持11秒后,赛车服内温度不得超过41度。并且这种材料用于车手身上所有物品,以确保驾驶员在大火中能够得到充分的防火保护。 紧接着是追击车,一般比赛的重大事故都发生在第一圈,而一台能跟上尾车的医疗车,就可以在遇到严重事故的时候立即展开救援。 这台性能强大且装载救生用品及专业医护人员的追击车,就是C63 AMG Estate,让驾驶员Alan van der Merwe能在事故发生10秒内就到达现场实施救援,这对于第一时间救援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安全设备都起到了作用,这里不得不提几个bug。 油箱和油路。F1采用的全部都是柔性油箱,官方称之为Flexible Fuel Bladder。通常使用凯夫拉材料制成,并规定双面必须使用防火弹性涂层进行覆盖,以同时满足轻量化、高强度、防火的要求。同时油路部分FIA要求必须使用干断接头,以防止像格罗斯让那样的事故——引擎和单体壳(油箱)分开断成两节后,燃油继续通过管道往外冒。 但是官方给出的赛车燃烧原因正是因为燃油泄漏,被着火的电池点燃。 那么目前是燃油是从油箱泄漏,还是油管泄漏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证实,所以在防止燃油泄漏这个角度来说,F1赛车还是存在一定的bug。 车轮。在发生碰撞以后,在视频中可以看到格罗斯让赛车的车轮有一个已经飞到很远的地方,在飞出去的过程中还差一点砸到了路过的赛车,这是非常危险的。 早在1999年,FIA就已经在F1赛例中加入了车轮束缚系统,这个系统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车辆在碰撞事故中出现车轮乱飞导致误伤的风险。2011年又将每辆车的束缚绳数量增加了一倍,以进一步减少事故后轮胎的零部件飞出。尽管是这样,在这场事故中,这个系统依然失效了。 缓冲墙TechPro。在1967年,为防止引发大火,FIA禁止使用干草垛作为防护墙,后并在2000年引入了TechPro,也就是目前赛道上专用缓冲墙。F1 TecPro具有最大的能量吸收量,并根据现代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开发的,其真正的高效之处在于该系统在发生碰撞时无法分解,也无法被任何类型的车辆刺穿。 但是!!!! 因为格罗斯让的碰撞位置不属于常规会出现事故的位置,所以并没有采用到TechPro隔离墙。F1对于赛道安全的布置虽然已经非常严谨,但意外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同样在今年的F2俄罗斯站,Ghiotto和Aitken发生了比较严重的碰撞事故,并在4号高速弯道上飞离赛道,但是得益于TechPro对冲击能量的吸收,两位车手都没有受伤。这也证明TechPro对于碰撞安全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可惜在今年巴林站的这场事故位置没有被TechPro,导致事故恶化。 早在2018年,F2冠军罗素就呼吁,全场应使用TechPro,毕竟事故总是会发生得让人意想不到。 其实现在在我们看来非常平常的安全技术的推出和使用,背后藏都有着一件件令人悲痛的故事,例如,比安奇的事故推动了Halo的诞生。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看了很多资料,过程中我特别难过,但也特别庆幸。 难过是在这个过程中,曾经一幕幕的悲惨案例在我眼前不断重播再重播,而庆幸的是,我活在的这个时代里,我们活在这个时代里,集合所有前人的智慧和经验打造了今天我们能摸到,能开到的,拥有着史上最安全配置的汽车。所以,请好好利用所有用这些能够保护我们周全的安全设备,因为这时这个时代给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F1车手格罗斯让遭遇重大车祸,他的健康状况如何?
格罗斯让的在比赛过后手臂和脚踝在事故中受伤,但万幸的是目前F1车手格罗斯让已经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1,事件回顾:
观看直播之后发现,在发车的第一弯过弯之后,哈斯车队的F1车手格罗斯让就与红牛二队的科威亚特产生激烈的碰撞,车手格罗斯的赛车直接冲撞场边护栏,护栏产生剧烈变形之后,赛车的前半截直接报废,然而万幸的是格罗斯让及时从燃起熊熊大火的赛车中脱身,然后再现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翻过了被赛车撞的变形的护栏,捡回一条命。
格罗斯让在脱离危险的第一时间,就向媒体报出了平安的信息,画面中他的双手缠绕着绷带,但精神状态不错。大家好,只是想告诉大家我很好,只有手出现问题。感谢大家的祝福,感谢医疗团队、赛道现场和医院工作人员,希望我可以尽快用手给大家发信息。
2,类似事件:
美国堪萨斯州托皮卡一场精彩的赛车比赛中,已经61岁的老将吉姆突然因发动机突然着火,然后整辆车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球一样燃烧起来,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61岁的吉姆居然毫发无损的从燃烧的车辆中走了出来,着火的赛车因为爆裂,车身碎片还误伤了现场的一名赛车球迷,但吉姆毫发无损。
3,汽车拉力赛
汽车拉力赛道路的状况非常复杂,每一段不同的特殊路段就是一个赛程,拉力赛中,赛车路线都是一样的,但是规则并不是一起出发,而是按照不同的时间出发,然后每一个赛车在不同的时间段由裁判记录成绩,用时最少者获胜。拉力赛赛车不同于街道上的小汽车,拉力赛汽车动力更加强劲,并且至少要有两套改装,安全改装和技术改装。
赛车是一个充满激情,充满热血的运动,但是也要注意安全。
事故照片揭示格罗斯让如何死里逃生
哈斯车手格罗斯让在巴林大奖赛中从骇人的撞车事件中死里逃生,是F1赛车安全方面取得进步的最好展示。法国人能够从燃烧着大火的哈斯赛车中迅速爬出来,被许多人誉为奇迹。 虽然这次事故涉及到一些好运,尤其是格罗斯让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持清醒,但硬性的科学和F1安全协议确实对他的生存起了很大的作用。 F1和国际汽联迫在眉睫的调查会有什么结果?围绕他的逃生情况将会深入讨论,结果可能会在几个月后才能给出报告。哈斯车队已经表示,在国际汽联查看之前,车队将会完全封存赛车残骸。 车队老板冈瑟-施泰纳已经表示,无论如何,我们现在不想碰它,反正那辆车的任何东西都不能再使用。但是,虽然关于事故中发生的更大的答案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车祸的照片及其后果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拯救格罗斯让生命的关键点。 撞车结构 很明显,哈斯赛车的车头和碰撞结构在刺穿障碍物时解体了。 当赛车被清障车拖走时,可以看到侧面碰撞保护撑杆(上图主图)在负载下是如何被压碎的,这正是它们在减少碰撞能量时的设计作用。 考虑到重量是746公斤的车以221公里/小时的速度撞上了障碍物,估计力道超过50G,有非常多的能量要瞬间消除。 虽然几乎无法辨认,但尽管受到冲击,生存单元仍然相当完整。但请注意(上图红色箭头),底盘确实在Halo之前出现了开裂。 Halo和防滚环 当底盘滑过障碍物时,Halo似乎扒开了护栏的缝隙,这样做有助于保护格罗斯让的头部免受金属制品的伤害。 防滚环箍的损坏表明,这可能是抵挡护栏的停止点。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防滚环仍在摄影机舱下方的障碍物轨道一侧。这很可能是造成左侧障碍物中倒V形的原因。 当赛车从出事地点移开后,防滚环的损伤就更加明显了,清晰地显示出这部分车辆所受到的巨大力量。防滚环箍的前撑杆已经被击穿,但它依然完好无损。 移出障碍物后,生存单元的状态也变得更加清晰,这里用红色箭头表示了损伤情况(见下图)。舱壁前部的开口因虚化板不在底盘上段而变得暴露。 考虑到Halo与隔板的暴露,它仍然相对无损,但它的损坏确实显示了它所承受的那股力量。晕轮整流罩也被破坏了,但这只是一块层板,所以这也在意料之中。 发动机和燃料 这次事故中比较有戏剧性的是,赛车瞬间被一分为二,生存单元撞进了障碍物,而发动机段被甩在了赛道一侧。 有六个螺栓固定着动力装置,实际上是整个车尾与生存单元的连接。种种迹象表明,这些螺栓由于巨大的撞击力而被扯断,庞大的发动机段停在了更远的赛道上。 大火很有可能是由于油箱本身破裂或燃油管线在撞击中被撕裂造成的。图片中似乎显示,推入式接头已经直接从油箱中拉出。 而即使车内所有的燃油没有在大火中爆发,在这张图片中,当赛道救援将烧毁的赛车放到救援车上时,看起来(上图)燃油袋是空的,也被压碎了。一块舱门板也不见了。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肯定,如今F1赛车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在撞击下,保障车手的人身安全,是国际汽联和F1多年来一直推动的事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为什么F1里的格罗斯让表现这么差,还是有车队要他?
格罗斯让近期的表现不是很好,但是,现在的表现不是实力,谁没有一个不好的时候?不是说男人也有那么几天吗?哈斯车队经理冈特-斯泰纳表示格罗斯让低迷状态即将结束,很快就会走出了。这就是说明车队还是很认可他的能力的,只是想给他点时间,让他自己慢慢恢复过来,这样,他就可以继续带领着哈斯车队像去年那样继续抢眼。
对于格罗斯让,无论是车队的高层还是车队里的人都对他给予了很大的理解,认为这个状态是暂时性的,看来对于赛车手而言,心理问题的治疗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毕竟,这个不是感冒,要么熬一个周左右就可以过去了,心理上的问题需要跟心理医生多多沟通,争取早日解决问题,这样才会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实力,让车队的大佬们放心。
格罗斯让的实力还是很好的,2015年比利时站正赛第三名,当然他个人的撞车记录也是很厉害的,是不是他有意识地呢?还是车队就需要这样的一个不要命的车手,其中一次就直接导致了9个人退赛。新的处罚是他禁赛一场,罚款5万欧元。这个对他而言是不是一个沉重打击,是不是也是他心理状态不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呢?
总之,开车的时候撞车总不是什么好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啊。你开车的时候会不会能持续以前的工作状态呢?这个是谁也不知道的,所以,还是要在驾车的时候注意安全为好,你说呢?
F1重大事故,赛车被撞两截格罗斯让爬出火海,赛车失控的原因是什么?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方程式赛车,但是观看方程式比赛的人却很少,一般喜欢看方程式比赛的人都是铁粉,而看方程式比赛的铁粉应该都已经知道在2020赛季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巴林站的比赛中发生了严重事故,就是格罗斯让的赛车撞到围墙后爆炸起火的严重事故,但是因为是在电视上观看的原因,让很多人对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都不太了解,官方在赛后也发布了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简单来说就是格罗斯让的车辆和其他车辆碰撞后失控才造成事故的。
大家都知道在方程式比赛中,赛车手会经常争抢最有利的路线和位置,格罗斯让想在弯道超车,因为换道时太过迅速,导致后方红牛二队的车手科威亚特没有时间避让,科威亚特驾驶的赛车左前轮直接碰到了格罗斯让的右后轮,当时车辆的速度都高达300km/h,在这种速度下轻轻碰一下就会导致车辆失控,所以格罗斯让的车辆才撞到了围墙,而且因为车速过快在碰撞的瞬间车辆就断成了两截,随后引发自燃,索性格罗斯让因为Halo系统的保护没有受到伤害,仅仅受到轻伤并安全逃出。
可以看出方程式赛车车手是多么危险的工作,毕竟速度那么快,如果发生一点点的剐蹭就会引发这么大的事故,幸亏现在科技进步了,也有着很好的保护系统,如果在2018年以前,我想格罗斯让会凶多吉少,毕竟Halo系统是在2018年才引入方程式赛车的。
作为专业车手也都经过专业的培训,在面对危险时,格罗斯让也没有紧张局促,按照逃生步骤一步步执行,拆方向盘、解安全带、开车门,完全没有拖沓,也许就是因为他的专业性才成就了这段传奇故事的诞生。
29日晚的F1巴林站赛场,出现了惊魂一幕。在发车的第一圈进入3号弯后,哈斯车队的格罗斯让与红牛二队的科威亚特发生碰撞,随后赛车直接撞到场边的护栏断成两截,并引发大火。格罗斯让死里逃生。格罗斯让第一时间逃出座舱,被送往医院治疗,而他身后是断成两截的赛车,在经过医院检查后,车队官方表示,格罗斯让的手臂和脚踝有轻度烧伤,其他并无大碍。
法国车手格罗斯让的赛车失控撞向护栏导致失火,这是护栏的原因还是车本身?
从相关媒体得报道和现场视频来看。格罗斯让得赛车是在与后方得赛车发生碰撞之后,即后方车辆得左前方车轮与格罗斯让得右后车轮发生了碰撞导致其车失控冲出赛道撞向了赛场护栏。事发地点是巴林国际赛道的3号弯,而格罗斯让得事故就发生在发车后不久的第一圈。哈斯车队的法国车手格罗斯让,在赛车失控又被科维亚特从侧后方冲撞后,高速撞向金属护栏。由于格罗斯让的车速过快,在赛车撞向护栏瞬间就断成了两截!并且瞬间燃起熊熊大火。格罗斯让从火海中幸运逃出,虽然手部和脚踝有轻微烧伤。在被直升飞机送往当地医院检查后,有消息称其除了皮外伤之外还伴随肋骨骨折。但是无论怎样,在如此严重的事故中,格罗斯让的生还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要搞清楚失火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可以火生成的必要条件都有哪些。空气中的氧气是绝对满足需求的,剩下可燃物只有赛车的燃油和机油等相关的易燃液体。而赛车的外壳为了减重一般都采用昂贵的碳纤维材料。碳纤维材料自身不具备可燃性,所以失火的原因只可能是碰撞导致油箱泄露遇到了高温的发动机等部件导致了失火。主要的问题应该是在车上。与护栏的关系不大。
F1赛事是全球最顶尖的汽车运动。不仅组织费用高,而且级别极高。其中平均每一辆F1赛车光是造价就接近上亿美金,其中其背后还有无数的研发与测试花费。所以说F1是世界上最烧钱的运动(没有之一)也毫不为过。而F1车手同时也是极高危的职业。自从F1运动以来,已经有近百位车手在F1的发展道路上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让我们为他们致敬!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格罗斯让」罗曼格罗斯让》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汽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由“小趴菜”发布,不代表“昆山车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kscw.cn/qczs/9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