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汽车知识

「北京车展2018」北京车展2021时间表

最佳答案今天我们来聊聊北京车展2018,以下6个关于北京车展2018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汽车知识。本文目录2018北京车展时间在什么时候地点在哪里2018北京车展时间在什么时候地点在哪里?2018北

今天我们来聊聊北京车展2018,以下6个关于北京车展2018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汽车知识。

本文目录

  • 2018北京车展时间在什么时候地点在哪里
  • 2018北京车展时间在什么时候地点在哪里?
  • 2018北京车展时间
  • 「数读」北京车展,那些轰轰烈烈地来,那些挥挥衣袖地走
  • 全球疫情之下,今年的北京国际车展必将载入史册
  • 车展特写|国产Model Y没来,特斯拉的展台却被“挤爆”
  • 2018北京车展时间在什么时候地点在哪里

    2018北京车展时间是在2018年4月25日至5月4日。地点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天竺)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静安庄)。车展主题是定义汽车新生活。 本届北京车展总展出面积达到22万平米,共吸引了来自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家参展商。展会共展示车辆1022辆、全球首发车105辆(其中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16辆,跨国公司亚洲首发车30辆)、概念车64辆、新能源车174辆(其中中国车企新能源车124辆)。 新老两个展区共吸引观众82万人次。在展出品牌和展车数量、展车品质、观众人数等关键性指标上继续保持全球车展领先水平。 扩展资料: 北京车展主、承办单位始终坚持“展品精、品牌全、国际化”的办展理念和特色,始终致力于提高展会的组织管理和服务水平,本届车展继续借鉴往届成功的经验和服务措施,努力通过创新服务,为展会提质增效。 在组织工作中,推出淘宝网售票、送票上门、错峰观展等便利观众的措施,并进一步强化了安全保卫、餐饮供应、通信联络、信息咨询、观展指导、志愿者服务等现场服务举措。 本届车展的顺利举办得到了北京市政府及属地顺义区政府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在安全保卫、交通管理、反恐防恐、现场消防、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等方面给予了本届展会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在新的时代,创新发展北京车展这一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车展品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汽车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8北京国际车展观展手册 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官网-2018北京车展圆满闭幕

    2018北京车展时间在什么时候地点在哪里?

    1、2018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8年4月25日-5月4日

    展会地点: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老展馆的全馆

    展会类型:室内展

    规模::23万㎡(其中零部件6万㎡),预计展商2000家

    2、2018砖头汽车第五届北京898国际车展

    时间:2018年04月06日-04月07日

    地点:898创新空间

    开馆时间:9:00至17:30

    3、2018第16届中国(北京)国际房车露营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8年3月22-25日

    展会地点:房车世界•北京房车博览中心

    展会类型:室内展

    4、2018北京房车展

    展会时间:2018年3月17-19日

    开馆时间:9:00-18:00

    展会地点: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

    展会类型:室内展

    5、2018年北京汽车用品展览会

    时间:2018年3月3日-3月6日

    展馆: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天竺地区裕祥路88号

    参考资料来源:闽南网-2018北京有哪些车展 2018北京车展时间地点门票交通介绍

    2018北京车展时间

    展会名称: 2018(第十五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

    展览时间:2018年4月25-5月4日

    展会地点:

    整车展: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顺义天竺)(收费,需门票) 4月25-5月4日

    配件展: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静安庄)(免费)4月25-29日

    门票价格:100元(待定)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展会规模:23万㎡(其中零部件6万㎡),预计展商2000家

    「数读」北京车展,那些轰轰烈烈地来,那些挥挥衣袖地走

    导读: 历尽不确定因素,2020年的北京车展终于顺利举行。从春之萌芽到秋之金灿, 汽车 市场也经历了起伏振荡。展望未来五年, 汽车 行业的大趋势是什么?北京车展隐藏了怎样的数字密码? 这篇文章写在国庆假期中,北京车展接近尾声了。很多事情,仍值得回顾与总结一番。 2020年,波谲云诡,最常见到的一个词是“不确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不确定因素充斥其间。 就好比“特朗普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引爆了一颗不确定性的炸弹,波及美股,影响时局。 我们将话题收回到国内 汽车 市场。北京车展得以顺利举行,这意味着国内车市正在从不确定性,走向确定性。市场趋暖,形势趋稳,在最后一个季度,且看能够抢回多少失去的岁月。 7月、8月,新车销量“两连涨”,同比增幅均超过了7%,上半年被抑制的消费需求,正在徐徐释放出来。 今年的北京车展,相当于一个锚点,赶在国庆前,传递出积极的信号,为整个行业加油打气,同时,担当未来几年的行业风向标。 大浪淘沙,有喜有忧 北京车展,两年一届。主办方一般会公布这样一组数据: 2020年北京车展,展出车辆有785台。其中包括全球首发车82台(跨国公司首发车14台),概念车36台,新能源车160台。 我们又翻出了2018年的车展数据。 2018年北京车展,展出车辆有1022台。其中包括全球首发车105台(跨国公司首发车16台),概念车64台,新能源车174台。 对比之后,有一个结论非常明显。2020年北京车展,其规模缩小了。不仅展出车辆总数减少了,首发车、概念车、新能源车均减少了。 不过,暂时还不能说,车企正在逃离北京车展。这应该是近两年来, 汽车 市场寒冬刺激下,优胜劣汰的结果。 车市的中坚力量还在坚守,步步为营,畅想未来。那些被边缘化,游走于生死线上的车企,的确没有能力参展了。 于是,北京车展变成了“晴雨表”,孰忧孰喜,当下立判。 谁在逃离,谁在坚守? 参加北京车展的 汽车 品牌,我们将其拆分为三大势力,主要有新造车、传统自主、传统外资。 1. 新造车 仍记得2018年,那是“新造车”最辉煌的时刻。时值北京车展,最是“秀肌肉”的好时机。你还记得那张流传甚广的新势力品牌图吗?当时来参展的新造车非常多,一度留给行业诸多错觉,好似颠覆的时代到来了。 但进入2020年,新势力的各种Bad News频出,之前埋下的雷,一颗颗被引爆。如今仍能够在北京车展亮相的,只有蔚来、威马、小鹏、哪吒 汽车 等。 其中,天际和华人运通刚有新车上市,分别是天际ME7和高合HiPhi X,更需要借助北京车展增加曝光量,所以也来了。 另外,理想 汽车 也进入了平稳发育期,只是没有来参展。 新造车的洗牌更快更狠。拜腾、博郡深陷泥潭,前途 汽车 好像看不到前途,云度偏安一隅不知所踪,爱驰好久没有新动作,奇点、艾康尼克,印象最深的只剩名字了,至于赛麟,更是掀起一场骗局大讨论,落得一地鸡毛。 2. 传统自主 上一轮自主品牌崛起,首先是搭上了SUV爆发式增长的快车,再者是赶上了低线城市首购需求的红利。所以,自主品牌百花齐放,头部尾部都能感受到时代的慷慨馈赠。 近两年,车市进入低迷期,销量同比负增长,尾部品牌纷纷陷入求生艰难的困境,缺席今年的北京车展并不意外。 汉腾、幻速这些品牌,正湮没于时代的风沙。华晨 汽车 、一汽夏利,也在踌躇中暗自凋零。海马 汽车 更无力参加北京车展,没有新车,经销商纷纷退网,还需要卖房进行自我拯救。 尾部品牌退出,空缺市场谁来填补?优先给到了头部品牌机会,“二八原则”更加明显。吉利、长城、长安等品牌,反而可以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甚至于,这些比较大的自主品牌,还可以衍生出不同定位的子品牌。比如,吉利的领克、几何,长城的WEY、欧拉,北汽的ARCFOX,还有东风的岚图。 3. 传统外资 相比之下,传统外资的淘汰率更低一些。他们的产品价位更高,而豪华品牌、日系品牌在经济下行期反而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所以,这次缺席北京车展的外资品牌主要有法系的雷诺和DS。雷诺已经退出中国市场,DS虽声称不会退出中国市场,但其合资公司已重组,发展前景并不理想。 今年的北京车展,确实少了很多喧嚣。而为了严控疫情,入馆客流量也没有之前那么多。在这个容易引发愁绪的秋天,穿越喧闹,或许更需要我们看清行业大势的脉络。 电动智能,寻找机遇 在文章开头,我们对比了2018年和2020年北京车展的规模情况。就新能源车的“绝对量”而言,2020年减少了。 但是,如果算一下新能源车比例,也就是将新能源车数量除以展车数量,2018年是17%,2020年是20%,该比例明显上升了。 如果再去观察车展上亮相的概念车,基本都以纯电作为驱动系统,再辅以诸多智能化畅想。 几乎可以确定,电动化、智能化已为行业大势所趋。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传统外资品牌已纷纷朝着电动化转型。自主品牌十年间建立的先发优势,会不会在外资品牌的冲击中纷纷崩塌呢? 大众在柴油机上栽了大跟头,这次朝着电动化转型相当决绝。当然,大众的底气在于MEB纯电架构已经搭建完成。这次北京车展,南北大众的国产ID.4虽未登台,但已经发布了预告信息,预计10月底正式亮相。 我们绝不是说,大众的电动化之路就一定势如破竹。以ID.3为例,就曾因软件问题迟迟无法交付。但是,大众有着比较强的品牌力,覆盖面非常广的销售渠道,如果想推进电动化,更加容易一些。 况且,ID.4海外版已经亮相。虽然三电系统不能说是行业领先,但基本不差,可以满足当前所需。而且,ID系列也承载着大众数字化座舱的诸多设计理念。智能化为何总是与电动化捆绑在一起?因为智能化需要的电能,电动车更容易充分保障。 在这届北京车展上,同属日系的日产、本田、丰田,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概念车或量产车型。 日产带来了Ariya概念车,预计明年可以量产落地。或许是因为与雷诺结盟的关系,日产的国际化视野更广一些,在电动产品的推进中,更加激进。 而且,日产很早就有聆风纯电车型推出。在电动化领域,日产并非新兵,而是老将。 再来看Ariya这款车,车身宽,轴距长,前后悬短,已经具备了纯电架构下的SUV形态。在日系品牌中量产时间最早,日产Ariya有更大的机会抢占先机。 本田推出了SUV e概念车,特点是侧面门为剪刀式开启,但内饰情况、尺寸数据、动力性能均未公布,具体量产时间并不清晰。 从目前看,本田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重心,仍然集中于插电混动车型。比如,这次车展,本田带来了CR-V插电混动版,进一步提升主要车型的销量,或许才是重中之重。 至于丰田在电动领域的认知,仍然保持着自己的节奏。 这届北京车展,丰田主要带来了两款概念车,分别是小巴造型的e-Palette概念车,主要用于展示L4级自动驾驶,另一款是Mirai氢燃料电池车,剑指氢动力。 姑且没有看到真正来自纯电架构的准量产家用车,在丰田眼中,或许就是这样的节奏,一步一步走,不求跨越,但求稳妥。 今年以来,豪华品牌春风得意。在推动电动车发展的策略上,奔驰、宝马、奥迪保持了共识。 奔驰展台的新秀是新一代奔驰S级,该品牌的电动产品早有推出,即奔驰EQC。对应的,宝马这次带来了纯电iX3,以及代表最新设计风格的i4。 但不得不说,奔驰EQC和宝马iX3与其对应的燃油车共用了大量的技术。他们有包袱,无法做到完全意义上的革新,无论是产品定义,还是市场定价,只是将纯电车型当做燃油车型的补充,想走量并不容易。 想一想,特斯拉Model 3为何频繁降价,首先是成本确实降低了,再者是价格更低,电动车才有普及的可能性。 至于奥迪,对应有e-tron车型。理论上,奥迪身后是大众集团,在研发纯电平台上可以共享技术,分摊成本,效率也应该是最高的。但e-tron仍没有施展开拳脚,期待其更大的颠覆价值。 写在最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今年的北京车展并不像往日那么喧闹,开始为行业留足了更多思考的空间。 格局洗牌初现峥嵘,但存量竞争仍将持续,头部品牌还需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行业变革势不可挡,电动化、智能化大势所趋,当外资品牌纷纷转型的时候,自主品牌更需努力了。 消费者会选择,怎样的产品更好,怎样的产品更值。

    全球疫情之下,今年的北京国际车展必将载入史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延期5个月的北京车展终于要来了。据北京车展展方宣布,2020(第十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AUTO CHINA 2020)将于2020年9月28日-10月5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而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车展成为今年全球唯一A级车展。有业内评论称:"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衡量,2020年第16届北京国际车展必将载入史册。" 今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全球汽车业陷入停摆,车企停工、销售停业、车展取消。已有上百年历史的日内瓦车展、法兰克福车展宣布取消,巴黎车展、北美车展、纽约车展等也纷纷取消。 疫情同样也打乱了车企和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的新品推出节奏,叠加经济下行导致的车市不景气等因素,部分车企增加了新车的推出速度和频率,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受疫情所累,经营困难。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北京车展会有超过300款新车首发亮相,包括跨国车企、合资车企、自主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带来旗下多款新车参展。 但也有近20家品牌遗憾缺席。不仅有华晨、宝沃、海马、众泰、力帆、汉腾、君马、陆风、斯威、猎豹、博郡等小体量且知名度较低的自主品牌;还有理想、大乘、云度、爱驰、前途、恒大、奇点、艾康尼克等造车新势力;而跨国品牌方面包括迈凯伦、阿尔法·罗密欧、法拉利、雷诺、DS也不会参展。 疫情影响加上车市下行叠加,2020 年对于车企而言注定是困难的一年,销量和业绩双重下滑导致部分品牌被迫 " 离场 "。从以上缺席车企近段时间的发展情况来看,无疑也是因为销量和业绩低迷无力,亦或是无全新产品而缺席车展。 缺席车展也是能够理解的。基于消费者对产品品质需求的提升,导致众泰、汉腾、猎豹、华晨、东南等没有核心技术加持且市场表现本就不佳的品牌,越发被边缘化,甚至有些还出现了股市"戴帽"、员工工资无法保障、走资产清算流程等事件。早前就发生过浙江永康农商银行等4家银行通过各种途径要求众泰还钱的"闹剧",华晨此前也被曝光过负债1200亿,旗下华晨中华上半年的销量仅有3186辆,月均销量保持在500台左右,后续发展令人无比担忧。 而阿尔法·罗密欧、迈凯伦、DS等跨国品牌则受制于品牌认可度低、产品阵容匮乏、售后服务费用高昂等因素,在中国市场表现一直比较低迷。 新势力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头部新势力车企理想汽车缺席北京车展让人有些意外。去年10月,理想汽车首款车型理想ONE正式上市,交付后销量跻身造车新势力前三。今年7月,理想汽车还在美国上市,成为继蔚来后第二家登陆美股的车企。 与理想汽车不同的是,包括爱驰、博郡、拜腾、奇点、艾康尼克、前途等新势力缺席车展,过去一年多以来在资金短缺的压力下,几乎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除了未量产交付的车企外,一些已经量产交付的车企包括爱驰、前途、零跑等也缺席车展。其中,前途汽车在2018年推出了纯电动跑车——K50,量产交付后销量惨不忍睹,且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危机中,目前已经没有了销量数据。 但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北京车展企业共有32家零部件企业在新馆布展,而从本届北京车展的展位图中发现,2020年于新馆中布展的零部件企业仅有14家,单独的零部件展馆也从2018年的四个缩至一个。 弗吉亚等零部件企业向记者确认将缺席本届车展,此外,LG化学、松下、SK、三星SDI、电装、日立、爱信、丰田纺织、捷太格特等均将缺席。 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企业缺席呢?毫无疑问,也是疫情导致。 由于参展费用愈发高昂,全球各地展览繁多,以及加上汽车行业向"新四化"转型的步伐加快,传统意义上的车展是否还是"必需品",已经在近两年来频繁被公开讨论。从纽约到东京,从底特律到法兰克福,每年都会有一些车企巨头宣布不会参展。 即便在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且依然潜力巨大的中国,传统车展甚至也比汽车销量下滑得更早——从2017年开始,无论是北京、上海车展,还是下半年的成都、广州车展,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参展的品牌、新车和观众人数,都在减少。跑车领域数一数二的法拉利,更是从2018年开始就没有参加过任何国内A级车展。 不仅新车的星光黯淡,甚至于,在国内车展上邀请助阵的明星数量,也出现了大幅下滑。几年前,一次A级车展能够聚集两位数的当红大咖参加,以至于媒体日当天,一张能够进入场馆的媒体证或工作证被明星粉丝最高炒到人民币四位数的价码。而最近两年来,这样的盛况再未发生。 同时,高额的参展成本对应的却不是与之相匹配的宣传回报。汽车消费群体年轻化成为各大厂商的共识,传统车展已经与其独特的汽车消费文化不相适应,因此围绕车展的市场营销也不再像以前有影响力,汽车厂商在车展上的投入产出比自然无法相匹配。 全球车市持续下滑,车越来越难卖,利润在激烈竞争中不断被摊薄,参展费用反而愈发高昂。过去一向在营销方面大手笔的车企,越来越在意转化效果和成本控制方面考量。 随着经济下行和市场增量的逐步放缓,汽车市场正步入存量竞争的新阶段。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我国宏观经济和汽车市场将面临阶段性的严峻考验。从行业格局看,市场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弱势品牌面临淘汰出局,从成本控制方面越来越多的车企将精细考量,说不准明年的参展车企数量还会减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车展特写|国产Model Y没来,特斯拉的展台却被“挤爆”

    特殊时期的北京车展,注定将成为这不平凡年景中的浓墨重彩一笔。有鉴于此,懂车帝行业频道特推出策划——“车展特写”,细说北京车展前后的硝烟弥漫与战地黄花, 此篇文章为系列报道第六篇《Model Y没来,特斯拉的展台却被“挤爆”》。 2018北京车展,特斯拉Model 3国内首次亮相。2020年北京车展,众望所归的国产Model Y并没有出现。 两年前,在那个没有疫情的年份,特斯拉把全新入门级车型Model 3首次带到中国消费者面前。“买不起,毛用”、“美国人能力真心一般般,设计出来,产能跟不上”、“这个前脸是真欣赏不了”、“国外发布的时候很惊艳,但是现在已经不那么吸引人了”......当时网友们的评论虽千姿百态,但大多会选择不屑一顾或当个热闹看。 两年后,国产Model 3已成为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当之无愧的领军者,人们对于即将国产化的Model Y也有了更多的期待。虽然这次国产Model Y并未登录2020北京车展,但观众日第一天,开馆仅半小时特斯拉展台仍因客流量较大而被迫采取限流措施。 国产Model Y的“跳票”,显然并没有影响特斯拉展台的火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目前特斯拉的体验店规模无法满足旺盛的用户看车需求。据多家外媒报道称,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在全球的全部交付量中有32.6%产自上海超级工厂。如今的国产特斯拉Model3,已经可以将月销量轻轻松松维持在万辆以上,以致于其已快速“占领”街头巷尾,路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据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经济师徐长明介绍,特斯拉Model 3在六个限购城市的合计销量占到总销量的60%,除广州和天津外,特斯拉的单车销量都是第一;在非限购城市,成都、苏州、宁波、重庆、温州、南京等城市特斯拉也是排在第一名,甚至在有些城市比第二名到第五名加在一起还要多。 但是,从特斯拉中国的体验店介绍页面可以看出,目前特斯拉在中国的体验店仅在百家左右,且大多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换句话说,很多感兴趣的消费者很难近距离体验到产品,对于他们而言特斯拉Model3仍是个较为“神秘”的存在,他们也许不禁要问,“现在这么多人买Model3,究竟是为什么?它到底有什么好?”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特斯拉也有自己的理由。众所周知,特斯拉一直坚持直营模式,这种相对更只适合新势力车企的模式有利有弊。正如特斯拉官方所说,“颠覆”是需要承担风险的,特斯拉坚持直营模式,就要放弃能快速打开渠道的高效分销模式。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这样回应:“特斯拉做网络直营是要确保所有的客户从开始到最后都有全链条的最佳体验。投资人希望在中国卖高一点,很多 汽车 厂商都这么干,但我认为不能欺骗消费者。” 其次,北京车展这样的大舞台,不仅可以体验到特斯拉Model 3,消费者还可以将自己购车候选名单中的同价位车型做一个横向对比体验,毕竟在一天内看遍所有心仪车型的机会少之又少。 特斯拉展台的一名观众就坦言,今年北京车展我最喜欢两款车:特斯拉Model 3和小鹏P7。“之前去店里看过Model 3,不过也只仓促看了看,没有试驾。小鹏P7真是第一次见,以前听说过这车,但一直没见过实车。”经过一番比较,他认为小鹏P7个头比Model 3大不少,看到实车的感受和照片不太一样。 不仅是小鹏P7,消费者通常会将很多同价位的不同类别车型进行比较,通过北京车展期间懂车帝对企业高层的采访中不难看出,很多品牌都会将特斯拉视为对手。 比亚迪 汽车 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甚至直言:“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现在所有中国品牌里面能跟它有得一拼的也只有我们的唐和汉。只要产能供上,我连续几个月就能超过它。” 虽然国产Model Y这次没有到场,但它离我们已越来越近。 Model Y登陆特斯拉中国官网已一年有余,在这段时间里,网络充斥着各种关于它的讨论,有价格猜想的、有对手比较的,也有各种看好或看衰的。但无论大家的声音正面与否,这款新车始终牢牢占据热搜榜一席。 根据此前曝光的特斯拉新车型先期启动项目拟报批环境影响报告表,国产Model Y项目于2020年6月开工,拟于2021年3月竣工。 今年7月,特斯拉中国曾表示要为其上海工厂招募约1000名工人。不久前,特斯拉还公布了上海超级工厂Model Y国产项目的招聘信息。关于Model Y项目,在最新的财报中特斯拉也提到了这一点,“上海工厂Model Y生产线正在按计划进行建设,预计2021年实现首批交付。” 除国产Model Y外,特斯拉还在持续刷着存在感。 北京时间9月23日凌晨,万众期待的首届“特斯拉电池日”终于到来。活动现场,马斯克在发布无极耳电池、硅纳米线技术、无钴电池等相关规划,推出Model S Plaid的同时,还宣布了一则让每个观看电池日的人感到兴奋的消息,“我有信心,在大约3年的时间内,制造出一款非常吸引人的、售价为2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7万元)的全自动驾驶 汽车 !” 接下来,国产Model Y和磷酸铁锂版Model 3将为特斯拉在华制造新的爆点,蔚来EC6等车型也已做好迎战的准备。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新能源车从政策驱动逐步转为市场驱动,特斯拉势必会迎来更多强劲的对手。 车展现场,展台还集结了一批特斯拉车主志愿者,他们自发为媒体和观众义务讲解特斯拉的产品。要特别提到的是,特斯拉正在努力补齐外界眼中最大的短板,这家来自美国的车企会更愿意倾听中国车主的声音。在最近的新闻稿中可以找到这样一段话,“2020年,特斯拉管理层集体拜访了全国各地的车主代表大会,与车主们面对面交流,并开通微博与网友互动,及时、直接地获取车主心声,以此不断改进特斯拉在中国的产品和服务。”也许寻求自我改变的特斯拉才是最可怕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北京车展2018」北京车展2021时间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汽车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由“小趴菜”发布,不代表“昆山车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kscw.cn/qczs/1841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